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職場技巧>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職場技巧 閱讀(3.21W)

經濟危機是指出現在全球範圍內,對經濟體系產生嚴重影響的經濟衰退期。經濟危機通常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企業倒閉、股票市場暴跌等不良影響,對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是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來了解一下吧!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1

經濟危機抑或金融危機

所謂金融危機,指的是經濟系統風險的集中爆發,金融機構大規模倒閉,資產價格發生大幅度波動,進而引起資本市場震盪,以致實體經濟受損的情況。金融危機的本質在於經濟體系內資金鍊條的系統性斷裂。

相對於“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一詞在今天更多地被使用。這是爲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經濟大蕭條往往以資產價格的暴跌和金融機構的大量倒閉爲開端,正如2008年9月華爾街崩盤引發世界性金融危機,並最終發展爲經濟危機所顯示的那樣,金融系統危機成爲經濟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過去百年間幾次大的金融危機莫不如此,20世紀90年代在亞洲爆發的兩次區域性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1998年的日本金融危機更是說明了這一點。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學術界尤其是我國學術界還存在“次貸危機,還是金融危機”的爭論。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但是,在現代金融模式驅使下的金融系統大爆炸的迅猛與慘烈程度使得這些爭論失去了實際意義。因爲次貸危機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並進一步演變爲全球經濟蕭條。

美國次級貸款問題從2007年2月初現猙獰,其後不斷升溫,2007年4月初,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提供商新世紀金融公司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而2008年7月美國政府向兩大房地產金融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資產保證更預示着危機的全面到來。

2008年9月15日至21日的一週內,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被美洲銀行收購、摩根斯坦利與高盛宣佈轉爲銀行控股公司。再加上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收購的貝爾斯登,華爾街五大投行集體消失,標誌着世界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其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這裏的“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是相對於勞動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的。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經濟發展沒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原則,經濟危機正是社會缺乏和諧的表現。產品大量積壓,人民羣衆得不到應有的消費福利,本身就說明社會存在着較大的貧富差距問題。原因很簡單,如果人民羣衆的消費能力與生產能持平,就不會有“生產過剩”和“流動性過剩”,也就不會有經濟危機,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也就失去了創造和設計。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第2張
  

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根本動力

正是由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遭到剝削,令其收入無法得到與社會生產力的同步增長,剩餘價值也沒有完全投入再生產,而是轉向具有更高利潤率的金融領域,造成資產價格上漲,直至形成泡沫經濟,泡沫經濟崩潰形成金融危機,而金融危機過後經濟蕭條就會悄然而至。

這樣,一個“經濟增長一資金流入和金融化加劇導致資產價格上漲一經濟增長-泡沫經濟超越實體經濟所能承受的臨界值一金融危機一經濟蕭條”的金融危機形成模型就比較清晰地展現出來。

從2003年到2009年的美國經濟波動充分證實了上述觀點。雖然在經濟擴張期人民羣衆也得到了一些好處,尤其是一些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住上了心儀已久的房子,但是,這場遊戲中的最大受益者正是處於社會上層的金融壟斷資本,而最大的受害者則是底層勞動人民和消費者。

也就是說,普通消費者的福利增加是有限的,而社會暴富階層則獲利頗豐。美國政府受金融集團遊說,採取優惠政策讓窮人購房,實現“居者有其屋”的計劃,而金融投機集團(尤其是價格操縱者)從住房價格上升的預期中獲得暴利,並以金融工具創新、金融自由化爲由逃避監控。

由於這一計劃脫離實際,次級貸款安排缺乏社會信用基礎,當經濟危機發生之後,受到最大打擊的是通的底層民衆。雖然金融寡頭資本也會受到一些打擊,甚至走向破產之路,但正如各國的救市方案所表現的那樣,金融寡頭綁架了國家,“太大而不能倒閉”的處理原則使得大部分金融寡頭資本能夠全身而退。

這一原則的貫徹聽起來似乎是爲了宏觀經濟整體的健康穩定而採取的不得已之舉,但實際上有着更深層的原因。通過對西方國家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金融決策人士的出身進行分析就會發現金融寡頭資本、產業資本與政治高層的聯姻狀況,得出西方經濟金融當局與金融寡頭之間相互勾結的結論。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第3張
  

美國對於金融企業與製造企業的救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雖然不容否認,金融企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對於大型金融企業進行救濟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它的牽扯麪太廣,影響太大,令其倒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連鎖性破產,對於個別產業的救濟與對銀行、金融業的救濟不僅有着本質不同,還有悖於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

但是,從國內政治的角度考慮,對於銀行業的救濟與對產業的救濟區別並非很大。在某些產業的興衰與否直接與就業率相關這一點上,產業救濟似乎更有正當性。大型製造業的上游和下流相關企業數目龐大,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程度並不見得要比金融企業小。

此外,迅速地解決以製造業爲主的企業問題才能使金融體系真正健全。對金融業不惜血本的救濟不僅會造成將來的道德性風險,違背了市場經濟的根本原則,而且利用國民的稅金進行廉價的救濟實際上是推動了由普通勞動者向高收入階層的財富大轉移。

此次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是對戰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弊端的總清算,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家來說,對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分析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第4張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已經作出經典論述 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具有的內在矛盾造成了經濟危機,此外,以英美爲首的西方國家近30年來所推行的經濟領域內過度的自由化、金融化以及世界範圍內的信用消費體制與危機的爆發亦有着深層的內在聯繫。

毋庸諱言,造成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是美國的次貸危機,而次貸危機的直接誘因則是次級貸款安排與金融衍生工具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因此,次貸危機的直接誘因就成爲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

此外,雖然美國政府在2008年9月上旬宜布將陷入經營危機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收歸國有,但是在9月中旬雷曼兄弟瀕臨破產之時,不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聯儲,都出於維護體制的原因,放手不救,致使這傢俱有157年曆史的巨型投資銀行申請破產保護,引發市場恐慌,加劇了金融危機發生的速度、廣度和力度。

結語

以雷曼兄弟破產爲契機,“次貸危機”發展成爲全球性金融危機,又在一個月之內演變爲經濟危機。如果美國政府當時能夠正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伸出援手,是有可能減緩危機發生的速度和烈度的。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2

一、全球化

全球化是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隨着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貿易和投資不斷增加,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全球化使得經濟活動的邊界變得模糊,資本、貨物和勞動力的流動性大大增強。然而,這種緊密的經濟聯繫也帶來了風險傳播的問題,一旦某些國家的經濟發生問題,就有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連鎖反應,引發經濟危機。

二、金融市場泡沫

金融市場泡沫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往往會出現泡沫,即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與實際價值脫離較遠,形成虛高的市場價格。當泡沫破裂時,市場價格迅速下跌,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進而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和經濟的衰退。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第5張
  

三、政策失誤

政策失誤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的經濟政策對於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政府的政策失誤有時會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例如,政府的貨幣政策過於寬鬆,導致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出現,或者政府的財政政策過於嚴格,導致投資和消費的降低,進而拖累經濟的發展。

四、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

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隨着全球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逐漸凸顯。資源短缺會導致物價上漲和生產成本的增加,進而影響經濟的穩定和發展。環境問題也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自然災害和環境污染會破壞生產和供應鏈,進而拖累經濟的發展。

五、技術進步和人工智能

技術進步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隨着科技的發展,一些傳統產業和職業面臨着被淘汰的風險。例如,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會取代一些工人的工作,導致失業率的增加。此外,人工智能技術也會改變一些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生產方式,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 第6張
  

六、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政治穩定對於經濟的發展和投資有着重要的影響。政治動盪和政策不確定性會導致投資者信心的下降和資本外流,進而制約經濟的發展。例如,政治衝突和戰爭會導致生產和供應鏈的中斷,進而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七、人口結構和社會問題

人口結構和社會問題也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隨着人口老齡化和社會問題的增加,經濟面臨着新的挑戰。例如,老年人口的增加會導致醫療保健和養老等社會成本的增加,進而影響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此外,社會問題如貧困、犯罪和健康問題等也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化、金融市場泡沫、政策失誤、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技術進步和人工智能、政治因素以及人口結構和社會問題等。爲了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各國政府需要採取有效的經濟政策和措施,加強國際合作,提高經濟體系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