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職場技巧>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多久

職場技巧 閱讀(1.11W)

全球經濟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多久1

一、如果全球在6月底基本戰勝疫情,那麼,中國經濟全面復甦需要不少於1年時間。

如果全球疫情到下半年持續惡化,就無法預測了。但願不出現這個情況。

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復甦需要大概一到兩年時間。原因如下:

第一,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全國也都復工復產,國家也在努力推動經濟建設,但是這次疫情影響深遠,不是一時半會能恢復的,需要逐步恢復,大概一到兩年時間。

第二,海外疫情爆發對我國經濟也影響很大,因爲現在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經濟發展依託國際貿易,海外疫情導致其他國家經濟停滯,勢必影響我國經濟。

第三,只有全人類共同戰勝病毒,世界經濟發展,我們的恢復速度才能更快,大家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都是經濟一部分,只有戰勝疫情才能繼續發展。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多久
  

二、到底怎麼看現在中國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又如何?

大家從2018年的汽車銷量就能看出,中國汽車工業目前將面臨新的一個瓶頸。現在中國的造車企業可以說是越來越多,誰都想去分一杯羹。但是,現在消費者對汽車消費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導致很多車企已經經營不下去了。所以,中國汽車工業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換個方向分析,其實,這一切激烈的競爭是中國汽車工業向前發展得必然過程,優勝劣汰是發展所必須。只有通過市場的不斷打磨和淘汰,纔會呈現出更優秀的企業出來。

未來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一定是很樂觀的,必然會出現小企業被淘汰或者重組,大的車企一定會藉此機會大力發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品牌可能會比較集中,並且每個車企會對自己擅長的專業上大力發展,弱化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這樣纔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發揮自己企業的特長,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所以,大家不要看現在中國汽車是否不如前幾年那麼火爆,是否在走下坡路。其實,這是車企們在蓄力發展,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大家都在積極應對。相信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中國汽車工業大有作爲,至少民營企業大有希望,吉利、長城都發展的不錯,在國內有自己的特色,國民應支持中國汽車,發展有個過程,加油!

三、2020和2021年全球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會是什麼趨勢?

對世界主要經濟體來講,2020年註定是經濟衰退的一年,GDP負增長不可避免地帶來失業率顯著上升、通貨膨脹以及中小企業現金流斷裂等一系列危險經濟現象。這時候正是考驗各國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效性的時候;多國政府都已分分出臺降息、無息貸款、減稅、工資補貼等一系列相似的、及時措施。

然而,這些宏觀調控政策是否能達到穩定金融體系和減緩對消費、投資以及進出口貿易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後兩項,還有待進一步觀測。

山東思脈特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SMCTS)預期政府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和個人消費刺激的微觀措施即將出臺,助力宏觀政策的落地,幫助企業和個人切實吸納經濟復甦措施,實現政府預期的 V 形 或 U 形經濟反彈,力爭將 W 或 L 形經濟大蕭條出現的可能性最小化。

股市作爲未來經濟發展的晴雨表,2020年一季度的劇烈波動可見投資者的恐慌心態。雖然4月份以來投資市場態勢稍有所穩定或觸底回升,但是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隨着OPEC石油組織減產決定的放出,V形和U形反彈的可能性取決於COVID-19新型肺炎全球大流行形勢是否能儘快得到控制以及正式預防疫苗的出臺。

因此,2020年出現的一系列事件(石油價格暴跌、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股市指數熔斷等等),已將全球經濟陷入衰退。SMCTS 預計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從去年的3%-4%驟降至負值,正增長很可能在年底出現,全年GDP增速很有可能爲負。

由於中國經濟已於2020年第二季度最早開始復工復產,再次經濟增長的出現預期將早於世界平均水平,浮現於今年第三季度,但是全年GDP增速將很有可能是2019的一半(3%左右)。基於最可能的情景,世界經濟有待於2021年底前復甦。

全球走向經濟衰退已經被廣泛認可,中國經濟也不能獨善其身,增速將大大降低。

4月14日,IMF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爲-3%,此前預期爲3.3%;2021年全球GDP增速預期爲5.8%,此前預期爲3.4%。IMF預計2020年發達經濟體GDP增速爲-6.1%,此前預期爲1.6%;2021年發達經濟體GDP增速爲4.5%,高於此前預期的1.6%。

儘管該組織預期2021年全球經濟將大幅增長,但它也警告說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報告稱,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大流行的持續時間、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以及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的相關壓力。

具體國家方面,IMF預計2020年美國GDP增速爲-5.9%,此前預期爲2.0%;2020年歐元區GDP增速預期爲-7.5%,此前預期爲1.3%。2020年日本GDP增速爲-5.2%,此前預期爲0.7%。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將會放緩,但它們的經濟仍將分別實現1.2%和1.9%的增長。

目前,對2020年全球經濟走向衰退,已經成爲多數金融機構及經濟學家的共識。

截止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98萬,僅僅美國就超過60萬。新冠疫情導致大量企業停工停產,失業率飆升,債務風險加大。多個國家陷入衰退。

中國是最早爆發疫情的國家,從1月份起,中國經濟就按下了長時間的暫停鍵。儘管目前中國多數企業已經完成復工。但是由於需求不足,特別是外需不足,外貿訂單被大量取消,導致很多企業收益銳減。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以絕對值來看,今年前兩個月的消費額下降了大約1.4萬億元,我國去年GDP總額100萬億元,僅僅頭兩個月的消費下降,佔去年GDP的比重就達到了1.4%。2020年一季度,中小微企業收入下降了69.5%;2020年一季度,國內旅遊收入下降69%;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業保守估計月倒閉率超過20%

對中國來講 ,好消息是,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如果一直能保持下去,中國將是各主要經濟體中最先走出疫情的國家。

綜合來看,未來經濟的走向關鍵取決於全球能否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如果疫情進一步爆發或者在被控制後形成2次爆發,就將對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如果疫情能在4月底、5月初被控制,則下半年經濟復甦的概率較大。

捷通社9月17日報道,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表示,全球經濟從新冠肺炎引發的危機中復甦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她指出,疫情造成的衰退在某些國家將持續更長時間,並加劇不平衡現象。對貧窮國家的影響要大於較富裕國家,這場危機將加劇全球貧困率。

報道指出,由於疫情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6月下調了全球經濟前景預測,預計今年GDP將下降4.9%,這是90年來全球經濟最嚴重的衰退。經合組織本週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5%。

俄羅斯塔斯社12月9日消息,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Malpas)週二在《華爾街日報》組織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全球經濟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他認爲,“中國正在復甦,這對鄰國有所幫助。”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發達經濟體,因爲通常那裏是其市場所在地。經濟發達國家復甦進程快於預期,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形勢則更爲複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戈彼納斯(Gopinath)指出,已經投資開發虛擬平臺並擁有數字基礎架構的公司很快適應了疫情引起的經濟危機,特別是教育和醫療機構。世界一半地區沒有互聯網是存在的問題之一,這方面需要投資。

全球經濟復甦需要多久?

世行前副行長伊恩戈爾丁Ian Goldin:“我認爲經濟復甦主要取決於經濟體當前的情況。中國、東南亞的復甦,會和美國很不一樣。

即使在歐洲,不同的國家,像德國、英國、希臘,也會出現不同的復甦情況。我認爲,那些跟隨世衛組織進行封鎖的國家,會更快控制疫情,且更快進入經濟復甦。而那些不採取措施的國家,比如美國和巴西,抗疫之路還很遠,這些國家的經濟復甦會更像“L”。所以,早爆發早控制,比如一些國家,包括中國(就是很快復甦的國家)。

我認爲直到疫苗研發成功,我們都不可能保持正常的商業運營。即使能夠恢復,也和從前相去甚遠。不過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的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越南、韓國、中國,我認爲會迎來巨大的經濟復甦。當然,大量的出口和投資取決於全球性的復甦,只靠一個國家的復甦是很困難的,因爲我們處於一個一體化的全球化的世界。

所以我認爲,復甦會比較緩慢,而且不會出現“W”型復甦,我們回不到疫情前了。經濟復甦的曲線可能會更像“J”,這取決於那時經濟體的情況,我認爲經濟迴歸至2019年的情況需要2到3年的時間。”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多久2

從全球的視角來看,主要經濟體要在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比如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糧食危機、供應鏈受阻方面加強政策的協同、溝通、合作,這對於明年經濟有效地恢復正常化,是一個重要的政策保證。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反覆不斷,疊加俄烏衝突持續,負面影響不斷顯現;美聯儲和歐央行接連加息,儘管使得通脹有所緩解,但仍處較高水平,並且對流動性也造成了一定衝擊;隨着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需求也將進一步減弱。全球經濟和製造業整體出現衰退和收縮的態勢均較爲明確。

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科技信息部分析稱,在疫情、地緣政治衝突以及貨幣政策趨緊等多重因素衝擊下,全球製造業呈現繼續下探走勢,仍面臨較大收縮壓力。疫情之下社會流動限制、持續的通脹壓力以及需求的持續萎縮都在不同程度上遏制全球經濟的恢復勢頭。全球經濟的下行趨勢或將延續至2023年上半年。

全球經濟恢復需要多久 第2張
  

歐洲製造業保持弱勢震盪格局,PMI低位回升

11月份,歐洲製造業PMI爲47.6%,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結束連續10個月的持續下降走勢,但指數仍在48%以下的相對低位,連續4個月運行在50%以下。從主要國家來看,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製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指數均在50%以下。

長城證券宏觀團隊指出,從歷史數據判斷,歐洲製造業已經陷入衰退週期。與製造業一樣,2月俄烏衝突後,歐洲服務業和綜合PMI開始逐步回落,7月後相繼進入收縮區間。隨着經濟重新開放引發的經濟增長動力消退,貨幣緊縮的效應逐漸顯現,能源危機持續影響製造業等等不利影響影響下,歐洲經濟前景嚴峻。預計2023年歐洲製造業與整體經濟都不容樂觀。

羅奐劼指出,11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已經連續5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下,加之需求繼續下滑,歐元區難掩經濟衰退和製造業低迷的.頹勢。客戶需求的持續疲軟導致新訂單連續第五個月大幅下降。

新訂單的不斷減少意味着企業只能依靠現有的積壓業務來維持正常的業務活動水平,訂單積壓量連續第五個月下降,降速爲兩年來最快。訂單銳減導致企業不願增加勞動力數量,就業人數增速爲去年3月份來最低。不過價格壓力有所緩解,產出價格指數降至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元區11月通脹10.0%,儘管較10月有所下降,但仍然爲兩位數。7月至今,歐央行已接連三度提高利率,加息幅度累計達200個基點,並暗示年內仍有繼續可能。通脹連續高企之下,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呈現疲軟態勢,歐洲經濟衰退跡象已越來越明顯。

不過11月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ESI)從10月的92.7升至93.7,且通脹降溫和對未來產出的預期改善,經濟衰退程度可能不會像之前擔心的那樣嚴重。

美洲製造業收縮壓力加大,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

11月份,美洲製造業PMI爲48.8%,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自2020年6月以來,首次降至50%以下。主要國家數據顯示,美國和巴西製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均降至50%以下;加拿大製造業較上月有所上升,但指數仍在50%以下,墨西哥製造業較上月上升,指數在50%以上。

美國11月Markit和ISM製造業PMI指數雙雙陷入萎縮區間,創下2020年5月份以來的新低。11月的製造業報告是全球經濟走向衰退的又一有力證據,美國疲軟的製造業數據也呼應了全球多國的類似情形。

羅奐劼指出,兩大指數雙雙跌至萎縮區間,表明儘管美聯儲連續加息的確使得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仍較爲強烈。製造業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

亞洲製造業PMI兩年多首次降至50%以下

年11月份,亞洲製造業PMI爲49.4%,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下降,自2020年8月以來首次降至50%以下。

從主要國家看,受疫情影響,中國製造業增速繼續放緩,製造業PMI較上月下降,連續2個月運行在50%以下;日本、印尼,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製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越南製造業PMI降幅尤爲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11月製造業PMI大幅下滑1.7個百分點至49.0,近兩年來首次萎縮。東盟11月製造業PMI下降0.9個百分點至50.7,連續第二個月放緩,且指數降至3月以來最低。不過韓國11月製造業PMI回升0.8個百分點至49.0,儘管連續第五個月萎縮,但勢頭有所緩和。

此外,11月非洲製造業PMI爲50.9%,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高於50%。從主要國家看,南非和尼日利亞製造業增速加快是非洲製造業保持恢復的主要動力。南非和尼日利亞製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高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