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美文閱讀>

閱讀能力是影響一生的素養

美文閱讀 閱讀(1.5W)

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一直由家長捧着的書,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閱讀能力是影響一生的素養

閱讀有多重要?影響一生的素養

閱讀的重要性,家長基本都知道。但閱讀已經被認定爲人一生最重要的素養,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想到。

曾經赴國外專門作過早期閱讀課題研究的嘉定區教師進修學院科研室老師簡健萍向記者介紹說,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每年都會在世界範圍內抽取若干樣本,對15歲的少年作多項“素養測試”,其中位列第一項的便是“閱讀素養”。而閱讀素養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對閱讀的投入程度,閱讀是不是已成爲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如同OECD,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和研究機構都把閱讀看作一個人能力的基礎。“閱讀素養高的人,不僅求職的能力、轉換行業的能力強,而且從心理學角度講,也更容易擁有快樂、充實的人生,發生心理抑鬱的機率較小。”簡健萍說。

閱讀素養的培養,正是要從早期、也就是0-6歲開始。

興趣怎樣培植?在環境中潛移默化

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環境薰陶最爲重要。

家庭環境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然是家長。很難想像,如果父母一點兒都不喜歡看書,只顧看電視,那麼孩子怎麼會“自己”喜歡上書呢?“還有些家長把幼兒閱讀簡單地認爲是教孩子識字,然後讓他們自己會看書。其實閱讀興趣的培養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爲一個識字的人不一定喜歡看書,也不一定能夠看書。所以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需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書在家裏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裏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簡健萍告訴記者。

甚至餐桌也是培養閱讀興趣的好場所。一些西方學者認爲,吃正餐時大人小孩一定要坐在一起,讓孩子也參與大人之間的話題,因爲這些話題大多是通過閱讀書報獲得的。

幼兒園裏則大多會通過親子書吧、小小圖書館等環境的營造,來激發小朋友們對閱讀的熱愛。上海市烏南幼兒園副園長龔敏介紹說,幼兒園還可以讓小朋友把最喜歡的書從家裏帶來,向其他小朋友作介紹,類似的活動非常能調動孩子看書的興趣。

讀物如何挑選?既要精又要雜

烏南幼兒園副園長龔敏對記者說,目前“繪本教學”正在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中流行,各種各樣的繪本也充斥着幼兒讀物的書架。

龔敏認爲,從國外傳來、以圖爲主的繪本固然比較符合低齡段幼兒的閱讀習慣,不過,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也要合理分析,不是每一種繪本都適合中國的孩子。比如有一本英國的繪本里說“彼得的爸爸很帥”,但這一典型的西方人物畫像,在大多中國孩子眼裏都顯得“很醜”、“很可怕”。當這種比較嚴重的文化衝突發生時,家長一定要有合理的選擇。

“也有一些中國傳統兒童故事,也許畫得不怎麼樣,但文字的確很優美,這類很適合‘聽’的讀物也不該放棄啊!”龔敏說。

簡健萍則認爲,家長給孩子挑書首先要挑高品質的讀物,也就是中西方經典的優秀讀物。此外一定要顧及“多樣性”。故事、童話、唐詩、科普,要儘可能把孩子培養成“雜家”,而不要在閱讀上“挑食”。

專家們都認爲,幼兒讀物的“厚度”應該隨着年齡逐漸遞進。3歲以下的孩子一本書20頁足夠多了,中大班開始看多幅連環畫,再大一點,就可以嘗試有章回的長篇故事了。

陪讀用何方式?用心朗讀+互動遊戲

早期閱讀啓蒙,親子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如何把陪讀進行得生動有趣,不至於讓孩子覺得枯燥呢?專家們給出如下建議:

閱讀前先讓孩子自己取書,讓他在自己的小書架(最好要有)裏挑一本想看的書。或者先給一些提示,比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關於小兔子的書吧”,再讓孩子去找書。

家長事先要把孩子的書看一遍並通讀一遍,理解故事的進程、高潮,這樣才能確保朗讀時抑揚頓挫。越是繪聲繪色的朗讀,孩子們越是提得起興趣。

朗讀完一遍後,或者讀到一半時,可以根據故事內容提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比如“猜猜看,接下來會有什麼可怕的事發生”,或者“如果你是圖畫書裏的這隻小兔,你會怎麼辦呢”。

識字重要與否?不做“識字機器”

閱讀必然伴隨着識字,但幼兒閱讀要達到怎樣的識字效果呢?

龔敏認爲,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時,千萬不要過早逼着孩子學字。“學齡前的孩子,肯定還是從圖畫中理解故事更多。文字在他眼裏也不過是一個個圖形,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認識再多字的孩子,也不過是臺‘識字機器’,只認得一個個單獨的字,卻不理解文字的真正含義和用法。”

簡健萍則指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如今中國的成年讀物也越來越講求“讀圖”,這正是在幼年時圖畫閱讀嚴重缺失所造成的。因此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圖畫閱讀,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字,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應逐步由圖向文字過渡,到了成年以後就該完全以文字閱讀爲主了。

但簡健萍也不反對學齡前的孩子在自發需求下識字。“對於處在語言敏感期的3-6歲孩子,也不必扼殺他們主動學字的慾望。當孩子覺得只有認識封面上的字才能挑到自己喜歡的書、只有認識包裝盒上的字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食品時,家長便應趁機引導他們學字。”

親子閱讀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孩子大了,就該讓他自己去讀書,培養獨立能力嘛。

點評:親子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孩子閱讀,更是陪伴孩子一起分享閱讀樂趣的時刻。孩子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這份陪伴以培養他們對閱讀持久的興趣。

誤區二:時間一到,就把孩子拉過來看書,不管他是不是正在專注地玩玩具或是看一個電視節目。閱讀是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

點評:粗暴打斷孩子的興趣點,把閱讀當作一項任務強壓給孩子,勢必會增添孩子對閱讀的厭惡和反感。

誤區三:給孩子唸完故事,總是叫他複述這一頁講了什麼。最好能把整篇故事都背出來。每天給孩子反覆念一首唐詩,直到他背出來爲止。

點評:很多家長總是太功利,過分強調孩子的“輸出”,卻不重視自己的“輸入”。其實,只有足夠多的輸入,纔會有讓人驚喜的“輸出”。就好比寫文章,要是沒有充足的文學養料,哪能隨心所欲地遣詞造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