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職場技巧>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

職場技巧 閱讀(1.78W)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競爭指的是人們爲了同一個目標而進行的爭奪,心理學開始關注競爭是從1937年霍妮提出過度競爭開始的,下面一起看看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1

休閒常聽音樂,改變心境

聽什麼音樂很有講究。如在心情抑鬱時,先聽些曲調委婉哀傷的音樂,這樣的音樂雖然看起來會給自己心理增添一些憂鬱,但卻是着手改變心情、平抑煩惱的第一步,以後再慢慢地轉爲欣賞歡快活潑的音樂,自可循序漸進,使自己心理困擾所造成的不快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轉化。

改變環境顏色,滋養心氣

美學家通過研究多人的行爲發現,猶如維生素能滋養身體一樣,顏色能滋養心氣,而且效果還較明顯。要注意選擇適宜的顏色,凡是能使心情愉快的`鮮明、活潑的顏色以及具有緩和和鎮靜作用的清新顏色都可採用,這樣,自可使人的視覺在適宜的顏色愉悅下,產生滋養心氣的效果,並使心理困擾在不知不覺中消釋。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
  

加強耗氧運動,振奮精神

不少心理專家指出,耗氧運動在改變不良情緒等方面,比服用任何藥物效果都好。在擺脫心理困擾時,也可進行耗氧運動,如快步小跑、快速騎自行車、疾走、游泳等等。通過這些耗氧量很大的運動,加速心搏,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身體對氧的利用,並在加大氧的利用量中,讓不良情緒與體內的滯留濁氣一起排泄。

豐富業餘愛好,增加興趣

心理困擾常常會使人態度消沉,從而使情緒低落,影響鬥志。這時,如果能有意識地通過豐富自己的業餘愛好活動,暫且拋開心理困擾,去讀一本自己早就想讀的好書,甚至潛心雕刻等,對擺脫心理困擾、轉移消極情緒很有好處。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2

你最近過得怎麼樣?

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時間僅相隔六個月,留給運動員們的壓力很大。體操運動員西蒙·比爾斯、網球運動員大阪直美和足球運動員理查德·謝爾曼等頂級競技運動員在接受公開訪談時,都表示心理健康人生中的頭等大事。

自從兒時參加體育訓練以來,我就一直想知道競爭究竟是好還是壞,那時候,比起戰勝其他孩子,我更想要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身處於競爭激烈的華盛頓特區,人們見面問候的第一句話總是“你最近過得怎麼樣?”

青少年們爲能否進入大學而擔憂。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踏入頂尖院校,成爲自己所在領域的佼佼者,始終活在他人的陰影下。

這不禁令我思索:競爭真的是件好事嗎?競爭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嗎?競爭對個人或社會皆大有裨益嗎?隨着疫情蔓延,許多人的職業或教育發展計劃日趨複雜化,對此一些專家紛紛給出建議。

“實際上競爭力並沒有天生的好壞之分,”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傑出學者詹妮·克羅克說,“競爭可以激勵人們,鼓勵人們奮發圖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其不利就在於,一些人會通過打壓他人來擡高自己。”例如,克羅克引用了競技比賽的原則之一:“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不要爲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作出不利於他人的行爲。一旦贏得比賽成了首要目的,那麼一些選手可能會爲了贏不擇手段。”

競爭社會如何擺脫心理困擾 第2張
  

“競爭型人格”有何弊端

《心理學》雜誌201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過度競爭的人,也就是勝負欲較強,爲了贏不惜一切代價的人,他們要比那些勝負欲沒那麼強的人更易怒和不耐煩,且身體出現的健康隱患更多,如心臟病等。此前,1994年就曾發表過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與其他正常人相比,過度競爭的人往往高度自戀,自尊心較強,焦慮和抑鬱的發生率也較高。

這項研究將勝負欲較強的人羣歸納爲需要不斷尋求驗證的羣體,他們會通過“不間斷的社會活動”來讓自己得到肯定,除非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否則他們永遠也不會對自己滿意。

“競爭型人格的缺點之一就在於,無論什麼情況下他們都要分出個勝負,這會破壞享樂體驗,他們不會享受當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管理學教授史蒂芬說道,“有些人善於製造這種焦慮,”他舉了個例子,有人住酒店時會因爲別人住的樓層比自己的更高而煩惱。

克羅克說,廣義上講,人是社會性動物,通常在兩個主要動機下運作:生態系統動機,它會將羣體視爲相互關聯的個體集合,集合中單一個體的行爲會影響其他個體的利益。另一種稱之爲“自我係統動機”,即人們會將他人視爲自己達到目的的手段或障礙。

克羅克說:“如果你試圖利用另一個人作爲自己獲得工作機會、戀愛關係或其他利益的工具,這會讓你產生與他人競爭的感覺。

當你試圖改變其他人對你的印象時,你是在爲自己的形象與他們競爭。但當其他人阻礙你達到目的時,例如,當你想贏得獎品、工作或其他一些無法與人共享的獎勵時,這也會產生競爭。當所有人都想成爲房間裏最聰明的人,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他們就會產生競爭意識,從而感到擔憂、焦慮,和孤獨。”

克羅克還表示,自我係統動機包括說話者在談話中指出別人的錯誤,以凸顯自己的完美無缺。她說:“或者在工作中向同事隱瞞信息,來保證自己成爲解決問題的人。這種競爭力雖然會激發鬥志,但並不利於學習、心理健康和發展,因爲這無法創造一個相互支持的環境。

這種競爭顯然是不利的,完成任務的最佳方式是合作,彼此之間相互成就。其次是目標獨立性,我的成功不會影響到你的成功。最糟糕的方式就是,把我的成功建立在你失敗的基礎之上。

成功不等於戰勝他人

克羅克表示,很多人會把成功與戰勝他人混爲一談。他說:“大量研究表明,你越是專注於戰勝他人,你在完成大多數任務時的表現就越差,尤其是在完成長期任務時。”他補充說,目前他還沒有看到一項研究確切表明人類天生就具有競爭性。他說,事實上,推動歷史上每一次進步的是合作,而非競爭。

他引用了2002年發表在《跨文化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針對42個國家成年人的研究,該研究發現,與那些主要通過戰勝他人來激勵自己的人相比,那些以自我提升爲動機的人有更高的工作滿意度、主觀幸福感和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該雜誌上發表的第二項研究也發現,當社會競爭激烈,“內卷”嚴重時,民衆幸福指數特別低。

英國體育心理學家皮帕·格蘭奇表示,“我們對競爭的理解過於狹隘,過於傾向於優越感、勝利,而不是其他目標。這些目標中的每一個都只服務於自我,引發了對勝負的極大恐懼,忽視了競爭的真正內涵-是一個讓人不斷走向完善的過程。”

如何面對求勝心理?

如果你難以剋制自己的求勝心理,專家提供瞭如下建議:

1制定目標時專注於自我控制,而不是設法去戰勝他人。

2如果你因勝負欲太強而產生任何恐懼或消極情緒,試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問自己:如果不考慮控制或戰勝任何人,完成這項任務是爲了什麼,會讓你感受如何?

3注意自己的用詞,多使用“奮鬥、激情、可能”和“團隊”之類的詞彙,遠離“恐懼、勝利、榮耀”和“自我”之類的詞。

4思考你的最終結果和目標之間的差異。你的目標是你爲什麼這樣做,以及這件事對你和其他人有何益處。

5學會感恩。默默地感謝每一位幫助你提升能力的人。

毫無疑問,競爭力在如今越來越“內卷”的社會必不可少,但一味地追求勝利,苛求完美,只會讓你越來越焦慮,在某些時刻,我們也需要淡然地對自己說一句“勝負沒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