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育兒經驗>

孩子上學後

育兒經驗 閱讀(2.44W)

首先,100的必要性?

孩子上學後

女兒最近在學算術,應該說,都是很簡單的加減口算,對女兒來說也不難。但是,真想全對,也不是太容易,比如偶爾看錯的加減號,也就錯了!所以,100分比90分,其實困難多了,爲了100所付出的代價,比90分多付出的,不是10%,很可能是100%。所以,多付出這麼多,跟100分較勁,有這個必要嗎??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幹了這個就幹不了那個,成績好了損失的可能是別的。

其次,放學就做作業?

孩子上學前,我就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她形成好習慣,一下學先做作業,可是,上學二個月以後,我自己打破了這個想法。我女兒是每週有作業,每週五提前於三點放學,我當時想,週五回來,先做作業,週六週日就可以輕鬆了,後來我發現,週五根本就不是好的安排,第一,週五到週末了,孩子已經是玩的心,即使強按住做作業,她精神也不在這兒,效率也不高。第二,剛學的功課,還在腦子裏,而回顧功課,效果最好的時候,是在“遺忘臨界點”,也就是將忘未忘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講,需要一個時間讓它沉澱。這樣回顧的效果才最好!所以,如果把作業當成任務,確實先完成比較輕鬆,如果將做作業當成回顧課程的契機,反而先放放效果更好!

再次,國小的知識要提前學?

女兒沒上過學前班,幼兒大班最後半年又趕上非典,停了幾個月,國小知識幾乎沒學什麼。本來上學前有些擔心,也曾潦草的惡補了一下,現在開學了,我發現根本就沒有問題。忽然覺得原來的擔心沒必要,甚至慶幸自己沒讓孩子放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我想,就算儲備一些知識,開學之際讓孩子能領先一些,又能儲備多少呢?一年級先學了,二年級怎麼辦?往後怎麼辦?其次。入學初始,成績並不是第一位的,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纔是最有用而最受益終身的,所以,孩子面對全新的知識,可以讓孩子和家長都更加認真的面對眼前的功課,而不會因短時間的遙遙領先而掉以輕心。所以,我現在是隻複習,不預習,任何新課都要她在課堂上來接收,這樣她體現出來的學習成效是真實的,我會發現她學習中薄弱的地方而對症下藥。

再次,課外補習?

從女兒上學開始,各種課外補習的興趣班信息全來了,也想過是不是該給孩子報一二個。可是,算一算,孩子實在是沒時間,首先她現在是準住校(也就是三餐全在學校吃)晚上7:30回家,爲了保證第二天起牀,差不多9:30應該睡覺,只有二個小時,減去洗漱,只有一個半小時,這部分時間,得讓她在戶外和室內遊戲一下,如果再加上學習,就一點兒自己的時間都沒了。再說週末,週日上午一直在學跳午,以前下午學琴,孩子在趕場,效果不理想我就給停了。如果再安排第二個課外輔導,週六比較合適。可是這樣一天一個課外班,孩子就沒法出遠門了。想想,大人一天八小時,還覺得挺累的想放鬆呢,何況那麼小的孩子呢?所以,要保障孩子在上學後還有放鬆的時間,我只好暫時放棄了課外輔導。

仔細想想,帶孩子的事兒,也有一個“要過程”還是“要結果”問題,要過程,就是指孩子每一天的成長都是健康而自由的,可能她沒有顯著的成績,但她始終自由快樂。要結果,就是家長要更多的約束和管理她,給她設計好一條路,孩子可能損失了一些自己,但可能會有即定的成績。學鋼琴就是這樣,每個學琴的孩子家長都會跟孩子有一番戰鬥過程,過程並非全是快樂,但結果確實令人歡欣。如果想要過程,也想要結果,確實需要父母更用心,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