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育兒經驗>

怎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育兒經驗 閱讀(1.31W)

案例一:

怎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明明今年1歲半,讀幼兒園小班,平時挺乖的,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別人。有一天早上在幼兒園做早操的時候,瑩瑩排在明明的前面,做着做着,瑩瑩突然轉過頭來,把明明上衣的拉鍊給拉了下來,明明沒有說什麼,把拉鍊拉上去繼續做早操。過了一會兒,瑩瑩又回過頭來把明明的拉鍊給拉下來,明明還是沒有說什麼,把拉鍊拉上繼續做早操。過了不久,瑩瑩再一次把明明的拉鍊給拉了下來,明明這時候二話不說,狠狠地抓住瑩瑩的衣服用力搖晃,瑩瑩大聲哭了起來。老師看到後,過來嚴厲地批評了明明,但明明不做辯解。

心理分析

孩子發生衝突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人際交往的需要。有時,衝突可以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同伴關係,衝突也能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提供條件。幼兒的衝突有時候會表現在肢體語言的對抗上,但更多表現在口頭語言的爭執上。但有些孩子不會用口頭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內心的想法,而是採用肢體衝突去解決。

案例中的明明由於年齡小,他不善於用口頭語言去解決問題。當他遇到委屈或受到欺負的時候,他剛開始是忍住的,但是,當心裏的不滿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採取比較暴力的方式去解決。而老師沒有了解原因就先批評了明明,其實是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至於明明,他也不知道哪裏做錯了,推人爲什麼不對,除了打架還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專家的話

老師在發現孩子打架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大聲地呵斥他們,也不要簡單地將其歸結爲淘氣、不聽話。老師應該找時間讓孩子把打鬧的經過說出來,聽聽孩子當時是怎樣一個想法。如果孩子一下子說不清楚,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說出來。比如剛纔那個案例,老師可以這樣對明明說:你可以跟瑩瑩說你不喜歡她老是拉你的拉鍊。接着老師還可以這樣問瑩瑩:你拉明明的拉鍊是不是因爲你很喜歡他的拉鍊啊?如果瑩瑩回答是的話,那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你可以跟他說你很喜歡他的拉鍊,問問他可不可以讓你玩。

老師如果這樣做,不但能較好地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和孩子的想法,而且還能夠引導孩子採取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

案例二

亮亮剛滿4歲,讀幼兒園小班,平時都很聽話。有一天晚上,亮亮不知道爲什麼很晚都不肯去睡覺,一直在客廳玩玩具。媽媽知道平時這個時候亮亮都會很自覺地去睡覺的。可是今天叫了幾次他都不肯去睡,嘴裏還在說:下雨,下雨。於是,媽媽就大聲對亮亮說:你今天很不乖,這麼晚了都不睡覺,媽媽很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快去睡覺!亮亮聽到媽媽的批評後只好很不情願地回房睡覺了。第二天,媽媽跟爸爸談起這件事情,爸爸就問亮亮:昨天晚上你爲什麼不肯去睡覺呢?亮亮起先什麼也不說,再問了幾次後,他就吞吞吐吐地說:昨晚……下雨,外面……黑,我想等爸爸回來……睡覺。

心理分析

四五歲是孩子語言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有專家研究發現,該年齡段的孩子每天能吸收9個新單詞。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能完全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譬如有些語言能力發展相對滯後的孩子。案例中的亮亮平時很聽話,下雨不肯睡覺想等爸爸回來,出發點本來是很好的,也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說這件事,媽媽也就不知道孩子當時在想些什麼,孩子看見自己惹媽媽生氣了,只好很不情願地去睡覺。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說,而是孩子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去組織自己的想法並把它表達出來。

專家的話

隨着理解能力的增強和已掌握詞彙量的增加,這時大多數孩子都已經具備了口頭表達的能力,父母這時候應當有目的地對孩子口頭表達能力進行訓練,促使孩子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比如讓孩子看圖說話,把已經講述過的故事複述出來,讓孩子自己學着講故事,背誦、唱兒歌或短的戲曲唱段、參加唱歌比賽、繞口令等。

這些既可以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和理解能力。隨着詞彙量的增加,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也會逐步加強。

案例三是因爲……

小強今年6歲,讀幼兒園大班。有一天,表妹來了,小強把表妹帶到他的臥室玩。剛開始,媽媽還聽到兩個小傢伙在房間裏玩得挺開心的,但過了不久,媽媽就聽見房間裏傳來了表妹的哭聲,媽媽聞聲跑進去,發現小強正在拿玩具熊打表妹的頭,媽媽趕緊把兩個孩子扯開,並且批評小強說:你再打表妹媽媽就不要你了!小強剛想解釋說是因爲……媽媽就打斷他你打人你還狡辯?然後就命令兩個小孩在不同的房間玩。

心理分析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爲中心,產生矛盾十分正常,我們首先不能對此大驚小怪。有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打鬧只是他們交往的一種需要,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喜歡惡意打人。案例中的家長在發現孩子打人的時候,只是採取避免或制止的手段。對於打人的孩子,家長也只是採取恐嚇或警告的態度,至於爲什麼要打人,家長聽也沒有聽就給予了否定的態度,這樣,就把孩子表達的機會給剝奪了。

專家的話

很多家長不喜歡犯了錯誤還進行解釋的孩子,以爲這是在做無謂的狡辯,所以不管孩子說什麼都是錯的,甚至有的家長聽到孩子解釋後就更加生氣。這樣,孩子的表達願望受到了負強化的作用,以此循環,也就形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所以,當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家長要用平和的態度傾聽他們的想法,用緩和的語氣迴應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受重視,並且明白遇事應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解決。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學會用語言表達意願、需求、心情、看法,用言語解決爭執、矛盾、進行社會交往、人際溝通。從小培養良好的表達習慣。

孩子的表達能力培養一定要從小開始,學會表達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跟別人交流,才能更好的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