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影視>

朗誦者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朗誦者的魅力在哪裏文化類節目的春天來了嗎朗讀者不只是朗讀更是閱讀董卿走紅被封神你想爲誰朗讀嗎

影視 閱讀(2.43W)

面對清一色的好評,到底《朗讀者》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和節目中提到的“一段文,一個人”的主旨非常相似。

朗誦者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朗誦者的魅力在哪裏文化類節目的春天來了嗎朗讀者不只是朗讀更是閱讀董卿走紅被封神你想爲誰朗讀嗎

對比《見字如面》來說,《朗讀者》在朗讀的基礎上增設了訪談的環節。《朗讀者》藉由朗讀的形式將文字和情感傳遞給大家。針對每期主題,朗讀嘉賓結合自身經歷與大衆分享優美的文字。

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在朗讀嘉賓的選擇上,節目組摒棄了過去全明星式的陣容,讓更多平凡的普通人發聲。既有濮存昕、斯琴高娃這樣的老戲骨,也有柳傳志這樣的知名企業家。還有如許淵衝般的文化大家,世界小姐張梓琳的加入也頗具亮點。來自普通人的鮮花夫婦周小林殷潔、無國界醫生蔣勵拉近了節目和觀衆的距離。

當然,節目在開場及結尾設置的名家彈唱,例如第一期鋼琴家李雲迪和民歌大師胡德夫的表演讓現場氣氛增色不少。

其實有些人剛開始對這檔節目並不感冒,認爲它還是沒有脫離央視固有的煽情套路。但即使知道是套路、有做作、作秀的成分,不少人依舊看得淚流滿面。歸根結底,可能是大家在這個節目裏看到了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身上最本真的情感流露吧。第一期節目播出的主題是“遇見”,濮存昕做爲第一個上臺的嘉賓給大家說了段自己年少時鮮爲人知的故事。

他說自己小時候因爲腿疾被叫“濮瘸子”。但好在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貴人——榮國威大夫,治好了他的病,幫助他扔掉了柺杖,重拾自信。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

企業家柳傳志先生的朗讀說出了很多父母想對孩子說的話。他念的是兒子婚禮上的結婚致辭。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這段文字談不上是名家大作,但直戳人心。

父母可能是每個人的軟肋,而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

董卿在採訪中透露,和柳傳志溝通節目事宜時,柳總也給大家唸了這份致辭,所有人聽完都沒有出聲,因爲都哭了。做父母的人,無論事業多麼成功,面對孩子時都是最柔軟的。沒有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孩子幸福更幸福的事了。

曾經有人提問董卿文化類節目會不會太過陽春白雪,不易被觀衆接受和理解?她回答說:“文化類節目真的很難做,可是首期嘉賓、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衝,他應該說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但他的講述卻引起了最多的共鳴。”

節目裏,年近百歲的大翻譯家許淵衝先生顫巍巍地走上舞臺,和大家講述了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歌的故事。這首詩是林徽因的《別丟掉》,是她在徐志摩因意外去世後,來到徐志摩的故鄉時觸景傷情所作。許老將這首真摯的情歌帶着自己炙熱的愛戀寄給了當時喜歡的一位女同學。

但遺憾的是在50年後,已經嫁做人婦的女同學纔看到了報紙上已經成名的許淵衝的翻譯詞,寄出了這份遲到的回信。“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伴着錯過半個世紀的年少青澀愛戀的回憶,許淵衝讀着讀着竟哭了。

當文化走下了神壇,文化人有了煙火氣。當文字和情感互相碰撞,一不小心勾到了心裏曾經被你忘在某處的過去,共鳴就產生了。

《朗讀者》的成功其實並不偶然。春節前後,在一衆娛樂綜藝節目之中,《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廣受讚譽。

有人說,這是文化類節目的春天來了。高冷的文化類節目受衆窄,吃力不討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熱捧的背後折射的其實是國民內心對於知識、情感、美好事物的高階需求。而《朗讀者》的出現恰如其分地給人們的需求一個有處可尋的出口。

“當面表達愛很困難,但是用朗讀的方式來交流情感卻顯得容易多了。”白巖鬆談到自己對朗讀的理解時如是說道。

除卻鼓勵大家傾述、表達情感之外,《朗讀者》更多的是希望鼓勵大衆閱讀。這也是董卿作爲文字偏愛者想在節目裏傳遞的一種價值觀。

董卿在採訪中提起自己小時候的閱讀經歷。她說自己看《安娜·卡列尼娜》裏安娜在火車上遇見渥倫斯基,下了火車看見她老公來接她的時候,覺得自己耳朵突然變尖了的小細節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裏。

你會知道人原來是這麼複雜的一種動物,而這種如此微妙和複雜的情感,是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董卿補充說到。

作爲《朗讀者》的製作人,她希望節目能將閱讀的樂趣傳遞給大衆。然而,大衆對一檔節目的熱情到底有多少能轉化爲對閱讀本身的渴求呢?

有網友留言稱,看完節目,因此重讀民國經典。更有甚者,是看完節目才知道老舍的舍字念第四聲而非第三聲。

《朗讀者》其實變相給了大家一段閱讀時間。一檔節目能做的不多,只要喚醒觀衆的一種新的認知,這個節目就成功了一部分。這其實也是董卿對節目的期待。

當然《朗讀者》遠遠不是完美的,比如說節目編排還是過於繁雜。分給每位朗讀者的時間太少,以至於有種每個故事和文本都沒聽完整的體驗。簡單地將嘉賓的一段經歷和所讀文本進行結合也有些草率和流於表面。

《朗讀者》看上去更像是一場文化類節目發展的實驗品。

因爲《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的走紅,網絡上出現了對董卿壓倒式的讚賞和推崇,連她自己都覺得,這樣的“封神”有點太過了。

在南方週末的採訪中董卿說:“大家不要因爲一檔節目的火爆,就把裏面所有的人都神化了。我都是人,爲詩詞大會也好,爲《朗讀者》也好,都是要做充分準備的。”

也許因爲現在粗製濫造之風實在太盛,當有人做了一個專業主持人和節目組該做的事情,卻變成了“稀有物”。過分吹捧自然不是好事,但越是浮躁與急功近利的環境,越能突顯出腳踏實地的可貴,他們的努力和堅持也更值得鼓勵和支持。

《朗讀者》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的線下活動— —朗讀亭。

節目組在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五大城市的街邊設立了“朗讀亭”。任何有興趣的路人都可以走進朗讀亭給自己心裏的那個人朗讀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文字。

確實對於都市人羣來說,每日行色匆匆,奔波疲累,很多情感無法宣泄,很多話無處傾訴,很多人來不及道別。

正如董卿在《朗讀者》中提到的一段話所說:“在我悠遊漫長的歲月裏,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留下抹不去的痕跡。”

《朗讀者》終會有退去熱度的一天,只願大家因此而被勾起的勇氣和情誼仍能有人可訴,有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