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八卦>

尚雯婕被稱電子音樂第一人?講述自己的歌手之路

八卦 閱讀(2.29W)
尚雯婕被稱電子音樂第一人?講述自己的歌手之路

在《我是歌手》中,尚雯婕堅定的微笑說出“我是尚雯婕,原創電子唱作人”時,熒幕外肯定有不少電子音樂人激動到落淚。憑藉尚雯婕一次次的演繹電子樂,這種先鋒的音樂形式纔算是第一次亮相在中國的主流觀衆面前。所以尚雯婕被稱電子音樂第一人,她在音樂上的影響力很大。
 
在新能量音樂計劃尚雯婕推介會上,尚雯婕依然將先鋒電子樂進行到底,選擇了三首原創歌曲單曲,而其中便有卡奇社成員fly的作品。
 
對此,尚雯婕表示,自己在看到這首作品時非常驚喜,“沒想到會有這麼專業和優秀的電子樂作品。”尚雯婕說,而在現場看到作者後,幽默稱:“原來出自高手之手。”對卡奇社這支老牌電子樂隊表示敬意。
而除了卡奇社樂隊之外,吳卓玲、LULU、小馬等幾位歌曲創作者也均是一直以電子樂爲音樂夢想而奮鬥。但在節目錄制現場,他們卻無一例外的對國內電子音樂的現狀表示擔憂。
“吃過靠音樂活着的虧,現在不想靠電子樂養活自己了。”卡奇社成員Fly說,感嘆堅持夢想,卻遭現實打擊。“中國大部分聽衆不瞭解電子樂,很多人以爲舞廳的迪斯科就是電子樂的全部。”吳卓玲感嘆。而雖然不願意,但他們也都有過迎合商家趣味而去商演的經歷。“不然沒法養活自己。”小馬說。
 
雖然電子音樂在國內屬於小衆,但在國際舞臺上,電子音樂是流行趨勢。尚雯婕作爲國內唯一一個鐘情於電子樂的主流歌手,讓衆多電子音樂人十分佩服,也重燃了他們的夢想。“我積極投稿,希望能在這個平臺上,通過尚雯婕唱得歌,覺得這歌挺好聽的以後還可以多關注一下這種風格的歌曲。”Fly說,這也恐怕是所有國內電子音樂人的共同心聲。

尚雯婕,1982年12月22日出生於上海普通家庭,是弄堂里長大的孩子。七年級前便出於興趣自學完《新概念英語》前三冊;在國中擔任班長且成績長居年級第一。1998年考入上海市重點中學——進才中學重點班就讀。
高中時,作爲文藝委員的尚雯婕組織參加各種歌唱比賽、演出,舞臺劇表演和劇本改編以及架子鼓。由於沉迷愛好忽略了課業,其學習成績在高二時一度滑落到班級倒數。進入高三後意識到升學壓力,尚雯婕利用暑假刻苦自學補習,住校一年沒有回家,終在高三月考中得到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2001年,以優秀畢業生身份考入復旦大學法語專業。
2006年超女冠軍尚雯婕,每次出鏡都被觀衆用“雷人”來形容,不過在2008年8月份,尚雯婕卻突然變漂亮了。網友們紛紛質疑“醜小鴨”整容了,而造型師揭祕,“尚雯婕絕沒整容,驚人的轉變只是因爲適度瘦身、完美化妝和造型所致”。而尚雯婕對於大家的質疑滿心歡喜: “說我整容,說明我的新造型成功了,我非常開心。”
在造型上“不走尋常路”的尚雯婕當天爲表演準備了兩套裝扮,第一套是接受採訪時穿的金色閃亮女神裝,第二套是表演時穿的黑色皮衣酷裝。當天她在現場演唱了新專輯《Graceland恩賜之地》三首歌曲,反響異常熱烈。
對於之前媒體給她的“中國版Lady Gaga”的頭銜,尚雯婕一笑了之,她表示:“這其實一切都只是爲我的音樂服務”,氣場越來越強大,獨立特行的她又被稱作爲話題女王,“覺得自己不是什麼女王,只希望大家知道尚雯婕是個唱作人,自己創作、自己演唱,有自己的音樂風格、有自己的態度就夠了。我是一個崇拜想象力的人,我希望我的音樂作品被大家欣賞。”
曾經走過的彎路,其實也令尚雯婕成長更快,她回憶那段時間的心態,“唱自己並不喜歡的歌,很憋屈地上臺,然後又更憋屈地下臺。”直到後來,她逼着自己開始學習創作,“從2006年年底入行到2008年,那時的我很簡單,就是一個愛唱歌的年輕人,不懂音樂、不懂樂理,只會找好的製作人,找好的老師來給你寫歌,但後來慢慢發現,我不能一直那樣做,因爲我有自己的音樂態度要表達。如果只等待別人給你好作品,就像自己的音樂道路、自己的事業完全不掌控在自己手裏。”
越來越愛創作的她,現在都不忘告訴別人,她不是女王,是原創電子唱作人,“對於音樂,我有自己的追求,如果不自己寫歌,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體力勞動者,每天扮上,去唱一首歌而已。後來慢慢用了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寫歌一直到現在。”
如今的尚雯婕,已經自己成立了音樂室,創作的空間更大,“整個一個星期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就放着所有的音樂,就轟炸式地聽,聽到人開始幻視幻聽那種狀況,有靈感就記下來。”

回首出道以來的七年時光,尚雯婕表示自己經歷了一個從茫然到憤怒再到平和的過程。在去年發行完《最後的讚歌》這張專輯之後,尚雯婕覺得自己的心態突然變得平和,“在做過了很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之後,終於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事情,也終於找回了最初對於音樂這件事情的期許。”
尚雯婕這些年在音樂上的成功,除了她本人的電子唱作人標籤之外,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整個音樂團隊的攜同作戰能力。這裏沒有弱化尚雯婕功勞的意思,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的尚雯婕,就是通過和David Kosten、Daniel Merlot、Jean-Fran?ois Maljean、譚伊哲、孔瀟一等國內外頂尖音樂人的合作,從而塑造出一個更強大的音樂人格,在強與強的碰撞中,讓自己的唱作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