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星秀>

王爲一個人資料簡介 生平 電影生涯 藝術風格

星秀 閱讀(6.21K)

王爲一簡介

王爲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國電影導演。1912年生於江蘇吳縣。歷任中國影協第一屆委員、第二至四屆理事、影協廣東分會副主席、珠影藝委會主任等職。他導演的影片風格自然....

王爲一個人資料

王爲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國電影導演。1912年生於江蘇吳縣。歷任中國影協第一屆委員、第二至四屆理事、影協廣東分會副主席、珠影藝委會主任等職。他導演的影片風格自然、流暢。執導的電影有《珠江淚》(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榮譽獎)、《火鳳凰、《椰林曲》、《鐵窗烈火》(1958年優秀影片獎)、《南海潮》(與蔡楚生合作)、《打銅鑼》、《補鍋》、 《藍天防線》 、《一個美國飛行員》、《三家巷》、《阿混新傳》(獲金雞獎特別獎)、紀錄片《齊白石》、紀錄片《關山月的畫與話》等。

2013年10月8日下午5時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逝世,享年102歲。

王爲一個人資料簡介 生平 電影生涯 藝術風格

王爲一照片

王爲一生平

王爲一(1912- ),導演,江蘇吳縣人,生於上海。1930年入上海

(圖)王爲一

美術專科學校學習油畫,並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因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演奏員和藝華影業公司場記。

1936年入新華影業公司,在<狂歡之夜> 、<夜半歌聲>等影片中擔任角色,同時參加上海業餘劇人協會實驗劇團的演出。1938年在重慶任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後與趙丹等人赴新疆開拓話劇工作,被軍閥盛世才逮捕 ,入獄五年。抗戰勝利後入崑崙影業公司,與徐韜合作導演 <關不住的春光>,1949年在香港南國影業公司獨立導演粵語片<珠江淚 > 。

建國後相繼在北影、上影、珠影任導演,拍攝了《山間鈴響馬幫來》、《鐵窗烈火》等名片,並與蔡楚生聯合導演影片《南海潮》。 “文革”後導演了《三家巷》、《阿混新傳》等影片,後者於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2013年10月8日下午5時,因肺功能衰竭在廣州逝世,享年102歲。

王爲一電影生涯

(圖)《山間鈴響馬幫來》劇照

1931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研究所學習,並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及美專劇團。因擅長拉二胡,被挑選爲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漁光曲>配樂,這是其第一次接觸電影。

1934年後任藝華影片公司場記,新華影片公司演員、副導演。青年時期的王爲一有着廣泛的藝術愛好。1932 年,他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從事油畫創作同時領導美專劇團。這期間,他和劇團的趙丹、徐韜等成爲密友。

1932年秋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積極參加劇聯的演出和政治活動,因此被校方開除。他擅長拉二胡,曾爲王人美演唱的《漁光曲》配樂。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電影工作。

1933年,王爲一加入以聶耳爲隊長的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隊當演奏員,與

聶耳一同參加中國左翼音樂家聯盟。聶耳本想利用“百代”樂隊進行民族音樂改革,灌錄唱片和對外演出。但半年後,資方卻要他們改學西洋樂器,灌錄舞會樂曲,聶耳憤而辭職,王爲一也因支持聶耳而毅然離隊。王爲一的父親喜歡電影、戲劇,並且結識鄭正秋、史東山等著名導演。

王爲一失業之後,父親懇請史東山對他加以培養,史東山欣然答應,介紹他加入藝華影業公司,擔任場記。1934 年 10 月,由於王爲一多年從事進步運動,國民黨反動派準備將其逮捕。王爲一在其妹妹舉行的結婚宴會上,巧妙地擺脫了國民黨特務的盯梢乘船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到全球影片公司工作。

1935年底,王爲一因感到在香港無所作爲而回到上海,參加了上海業餘劇人協會。1936 年,經史東山介紹,加入新華影業公司,在《狂歡之夜》《夜半歌聲》等影片中擔任角色。史東山很欣賞這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年輕人,在自己導演《青年進行曲》時提拔他爲副導演。後因中共地下黨組織決定抽調一批藝術骨幹成立中國第一個規模較大的劇團——業餘實驗劇團,王爲一中斷了《青年進行曲》的拍攝而重返舞臺,參加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月亮上升》、《太平天國》等劇的演出。

1937年抗戰爆發後,王爲一積極參加了救亡演劇隊第三隊(後改爲抗敵演劇隊一隊),輾轉跋涉,經由南京和長江各埠,到達武漢。在此期間,他編導了具有電影手法的大型活報劇《爲自由和平而戰》,激勵廣大軍民的抗日意志,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武漢失陷後,他轉赴重慶,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擔任編導。

王爲一和趙丹、徐韜、朱今明等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論的影響嚮往着到莫斯科藝術劇院去學習。1939年夏,他們赴新疆開拓話劇工作,準備從新疆前往蘇聯學習,以期在抗戰後回到上海建立中國戲劇表演體系。不料,他們在新疆竟遭到軍閥盛世才逮捕,過了五年鐵窗生活。在中共地下黨和進步人士的營救下,直到抗戰勝利前夕他們才被釋放,回到重慶,繼續從事進步電影和戲劇活動。

抗戰勝利後,陽翰笙、蔡楚生、史東山等根據周恩來同志的指示,於1946年初回到上海,建立了黨所領導的進步電影基地——聯華影藝社(後合併爲崑崙影業公司)。1947年初,王爲一作爲副導演,協助史東山完成了該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雲和月》。爲了表彰王爲一的勞績,史東山特意在片頭字幕中將王爲一的名字與自己的名字一起用同一號字並列在同一畫面上。影片以抗戰開始到抗戰勝利初期爲背景,歌頌了以女大學生江玲玉、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爲代表的救亡演劇隊員爲祖國抗戰而出生入死的崇高精神,表現了他們在抗戰勝利後所經受的痛苦遭遇,揭露了以“接收大員”周家榮爲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利用抗戰大發“國難財”、“劫收財”的醜惡面目,及時提出了戰後人們最爲關切的問題:八年的苦白吃了嗎?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銳的現實性而轟動了當時的中國影壇,受到觀衆和輿論界的熱烈讚揚,爲戰後進步電影的創作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他和徐韜合作,導演了反映知識婦女反抗束縛,渴望自由——寓意人民要求解放的《關不住的春光》(歐陽予倩編劇)。評論界對影片的兩位新導演給予高度評價,認爲整部影片的拍攝達到了“相當程度的渾成自然”。

1948年冬,解放戰爭迅速發展,白色恐怖日益嚴重。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崑崙影業公司的主要創作領導者陽翰笙、蔡楚生、史東山等撤離上海,南下香港,籌建“南國”等影業公司,以便爲“崑崙”準備後撤之路。不久,王爲一也離開上海前往南國影業公司工作。

1949年夏,王爲一獨立導演了“南國”公司的第一部粵語片——反映華南農民血淚生活及其覺醒和抗爭的《珠江淚》(蔡楚生監製、陳殘雲編劇)。以抗日戰爭勝利後廣東珠江岸邊的農村爲背景,通過惡霸地主官仔貴的胡作非爲,及大牛一家的遭遇,憤怒地控訴了封建勢力殘害農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國民黨政權的反動本質。在當時處於一片混亂的香港電影界,特別是在粵語片創作相當落後的情況下,《珠江淚》以其嚴肅的創作態度、鮮明的思想性和可貴的藝術成就而博得香港和內地觀衆的熱烈歡迎,被譽爲“現實主義的粵語片的一個正確的、堅實的、全新的起點”,是“粵語片裏面的一個革命性的代表作”,“已替粵語電影的創作鋪開一條道路”。

在 1949—1955年全國優秀影片評獎大會上,該片獲得了榮譽獎。南國影業公司停辦後,王爲一參加了司馬文森、洪遒、齊聞韶等人主持的、以合作社形式組成的五十年代影業公司。1950年他導演了這個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以知識分子爲題材的《火鳳凰》。影片借鳳凰經過火的鍛鍊,變成羽毛豐滿、光彩奪目的再生鳳凰的含義,表達了進步電影工作者迎接翻天覆地的新時代的喜悅心情。全國解放後不久,五十年代影業公司中的人員紛紛北上,留港的部分電影工作者改組機構,即成立了以此取名的鳳凰影業公司。

1951年,王爲一回廣州參加珠江電影製片廠的籌建領導工作,兼任華南文藝學院戲劇部主任。1952年,珠影因故停止籌建,他先後調至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導演。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他導演了《山間鈴響馬幫來》、《椰林曲》、《鐵窗烈火》等影片。《鐵窗烈火》取材於解放前上海工人革命鬥爭的真實史料,根據王孝和烈士的事蹟,塑造了年輕的工人領袖——共產黨員張少華的英雄形象。影片真實地再現了1947年的時代氣氛,歌頌了以張少華爲代表的共產黨人爲人民而捨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揭露了以敵僞社會局長爲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崩潰前瘋狂鎮壓人民的醜惡面目。對比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獲得了1958年頒發的全國優秀影片獎。

1958年,他回到再次進行籌建的珠江電影製片廠。次年,投入了與蔡楚生聯合導演《南海潮》的工作。他和蔡楚生一起,滿腔熱情地到富有鬥爭歷史的漁港去體驗生活,收集素材;到海南島走訪,選擇外景。按照創作計劃,這部影片分爲《漁鄉兒女鬥爭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記》兩集。1963年,影片上集完成上映,它通過金喜、阿彩等人的悲歡離合,反映了從大革命到抗日戰爭時期廣東沿海漁民的苦難、覺醒和鬥爭,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

1963年,王爲一還導演了粵語喜劇片《七十二家房客》(珠江電影製片廠與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製)。影片以一座破舊大樓中的七十二家房客的遭遇反映了舊社會的種種不公,諷刺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歌頌了下層人民之間的互相同情和互相幫助。影片不乏喜劇笑料,同時也具有比較嚴肅的寫實風格。1965年,他又導演了兩部喜劇——根據湖南花鼓戲拍攝的《打銅鑼》和《補鍋》。

1966年,在林彪、“四人幫”橫行時期,王爲一和其他正直的藝術家一樣橫遭迫害。粉碎“四人幫”以後,王爲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創作,導演了故事影片《藍天防線》和《一個美國飛行員》。前者以七十年代初尖銳複雜的國內外階級鬥爭爲背景,描寫東南沿海某城市軍民在國慶前夕粉碎敵人派遣軍用飛機低空潛入進行搔擾破壞的陰謀,歌頌了以指導員楊平爲首的解放軍指戰員、民兵英勇搶救臺灣漁民的崇高行爲。後者表現抗日戰爭時期,一個來華助戰的美國飛行員不幸機毀人落,受到日寇和僞軍的追捕,新四軍游擊戰士和羣衆捨生忘死救出飛行員;飛行員的思想也因此而發生變化,分辨了真假朋友,同新四軍戰士和羣衆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影片情節曲折驚險而又富於生活的情趣,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1981年,王爲一導演了根據歐陽山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三家巷》。

藝術風格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王爲一形成了自己影片的風格——自然、樸素、流暢。1949年在香港南國公司導演《珠江淚》時,他就主張不矜才,力求做到“導演看不見導演,演員看不見演員,攝影看不見攝影,美工看不見美工”。即:創作人員都應集中力量去表現影片中所反映的生活,而不應離開情節的需要,離開生活的真實去炫耀自己的技巧。他認爲,這樣創作出來的影片,才能自然、流暢、真實,沒有人爲的痕跡;觀衆在看影片時,才能入戲,進到影片所反映的生活當中去,受到感染,引起共鳴。他一直堅持這一藝術主張。《珠江淚》中,從主要人物的性格、氣質到每一個場面的環境、氣氛,都使人感到十分真切。那稻田、陋屋、橫街、窄巷、沿街賣唱的盲女、珠江江面的渡船,都自然、真實地展現了四十年代末中國南方城鄉的生活環境。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就是在這真實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的。

導演對其塑造的主要人物大牛和牛嫂充滿同情,但卻沒有脫離當時的現實生活去對人物進行拔高、美化。他一方面歌頌了大牛的勤勞、憨厚、耿直,另一方面又表現了這個四十年代末典型的中國南方農民的大男子主義等缺點;一方面讚揚了牛嫂對於黑暗勢力的反抗精神,另方面又表現了這個孤苦伶仃的農村婦女終究抵擋不住黑暗勢力的逼迫而受盡委屈的悲慘命運。《鐵窗烈火》同樣具有從平實中見功力的特點。蕭條的市場,搶購糧食的慘景,紗廠工人的流血罷工,青年學生的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鬥爭,警車到處捕人,進步工會不斷被搗毀一系列的鏡頭,都如史料一樣地表現了當時上海所沉陷的白色恐怖和血腥統治,而主人公張少華正是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的。影片沒有追求驚險的情節,而是注意刻畫人物性格,着力表現張少華的階級感情,表現他在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受盡酷刑之後,以法庭、監獄爲戰場,無情地揭露敵人陰謀的不屈不撓的鬥爭意志和無限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崇高品質,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王爲一注重從真實的生活中表現真實的人物,刻畫真實的人物性格,即使是在拍攝《七十二家房客》這樣的喜劇影片時,他也着力於從生活的矛盾和人物性格的衝突中引出喜劇效果,而不是依靠過份的誇張或演員的滑稽表演來製造

笑料。

王爲一導演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和蔡楚生共同導演的《南海潮》,選取具有獨特風情的南海漁民的生活作爲題材,許多情節和細節的描寫都充滿着濃烈的生活情趣,好象一幅幅真實感人的南方漁民生活的風俗畫。看過這部影片的觀衆,都不會忘記影片開始對於主人公阿彩、金喜幼年時所玩的“娶新娘”遊戲的描繪。當時的金喜和阿彩,兩小無猜,常在一起玩耍;但小金喜因剛剛受過阿彩父親的責罵,還在嘔氣,表示不願娶阿彩,阿彩卻天真地說:“娶吧,娶吧,我做你老婆。”然後,孩子們就忙開了,“迎親”的吹打聲大作,一個小傢伙提着一個半舊的紅燈籠引路,跟着是八個孩子組成的吹鼓手(短竹竿當笛子,芭蕉葉卷作喇叭),吹吹打打,把“新娘”的“花轎”(兩根竹棒擡着一張舊竹椅子)送到“新郎”家,煞有介事地行起“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家公家婆”的禮儀來,生動而有趣地描繪了南方漁村的結婚風俗,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同時,這些細節描寫還蘊含着深刻的社會內容。地下黨員張伯哈哈大笑地對孩子們說:“水上人跟岸上人配親家了?嗨,這才真是大喜事呢!”漁霸之子高子端卻大罵:“想娶岸上人做老婆?別做夢!”揭示了隱藏在水陸兩家隔閡背後的深刻的階級矛盾。這個情節和後來漁霸逼迫阿彩當侍妾,阿彩勇敢跳海遊向金喜的描寫互相呼應,別具一格地表現了被壓迫階級對於壓迫階級的強烈反抗。王爲一注重生活真實這一特點貫穿於他的許多作品。<一個美國飛行員>雖然具有曲折的情節和傳奇色彩,但他在導演處理上仍然堅持從生活出發,“奇”而不脫離生活,因而真實可信,富於濃郁的生活氣息。

參與影片

(圖)王爲一

《五福臨門》 (1999)

<三女休夫> (1994)

<不亦樂乎> (1992)

<男人的世界> MAN’S DILEMMA(1987)

<異想天開> THE DAYDREAM(1986)

《阿混新傳》 THE NEW STORIES OF DU XIAOXI(1984)

《三家巷》(上下集) THE THREE FAMILIES ALLEY(1982)

<一個美國飛行員> AN AMERICAN PILOT(1980)

《藍天防線》 DEFENCE IN THE SKY(1978年)

《歌舞》 (1973)

《打銅鑼、補鍋》(湖南花鼓戲)——打銅鑼 (1965)

<打銅鑼,補鍋> (湖南花鼓戲)——補鍋 (1965)

《七十二家房客》 (1963)

《南海潮》 (1962)

<英雄詩篇> (1960)

《鐵窗烈火》 (1958)

<椰林曲> (1957)

(圖)王爲一

<青春的園地>(1955)

《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4)

<八一運動大會> (1953)

<火鳳凰> (1951)

<希望在人間> (1949)

《珠江淚》(1949)

《關不住的春光》 (1948)

<狂歡之夜> (1936)

從業遭遇

拍過多部廣東題材影片的王爲一,生於上海,是江蘇吳縣人。

(圖)王爲一

爲電影《三家巷》中的相鄰關係做出模型解 1934年,爲了躲避特務通緝,他奉命從上海逃到香港,到一家電影公司當場記。恰遇一位廣州籍的攝影師,找了8000英尺膠片,第一次請他當導演和編劇,來廣州拍一部故事片。

當他來到荔灣的一間舊式的房子的底層,才知這兒就是"電影廠"了。沒有攝影棚,就憑那塊空地,每天等陽光露面就開拍。投資人帶他們去荔灣溪水上坐過小艇,碧波中感受到南國的灼熱的風韻;他真佩服廣州人的吃勁兒。但最重要的是,與廣州人接觸後,他感到有一股豪氣,爽朗、直率、誠懇。

第二次再到廣州,已是1948年了。在此14年中,他走南闖北,也有了性格。香港成立了南國影業公司後,爲配合解放,特地讓他和蔡楚生聯合執導陳殘雲的<珠江淚> 。到了1949年底,廣州剛解放,因爲蔡楚生要進京負責全國電影局等工作,把到廣州拍攝外景的任務全留給他。經過深思,到一家照相館,把一張廣告照片買來,用作影片字幕的背景。

一解放,廣州要建立電影製片廠,王爲一被任命爲廠長。那段時間,他爲新廠買設備、建廠房而忙碌,籌來經費12億元(舊幣,由廣東文聯、軍區、財委合出的)。可是,當工作準備得差不多時,上頭命令來了:停辦!原因是中央電影局準備在北京搞一個電影城,地方的製片廠都停辦。

1956年,建電影城的計劃被否定,各地電影廠包括珠影又要重新籌建。此時,蔡楚生從北京來珠影,帶來一個他在香港時孕育的劇本——— <南海風雲> ,經陳殘雲改編名爲<南海潮> 。王爲一紮入此片之中。

1963年,香港電影製片人廖一源上廣州,對王爲一表示,想搞一部電影,到海外給華僑上演,請他出出主意,王爲一提起了廣東話劇團用粵語版的<七十二家房客>。寫廣州話有人推薦了黃谷柳。王爲一到了芳村,進了黃谷柳的家。被劃爲"右派"的作家。

兒子的評價

他的兒子覺得王爲一是從小在文藝這個圈子裏,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又能演戲又能演奏樂器,又學過畫畫。沒跟他溝通過,有一種感覺就是他自己還沒有進入的藝術領域,他可能希望他的兒女能夠代替他完成。

百歲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