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育兒經驗>

“別人家的孩子”深深傷害自己的孩子

育兒經驗 閱讀(3.11W)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在京發佈了20xx年《社會心態藍皮書》,在公佈的中國人九大生活動力中,對子女的發展期望排在第一位。中國的父母歷來將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擴展,爲了實現那份望子成龍的期許,“別人家的孩子”幾乎成爲所有父母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其中除了激勵,更多的是焦灼,他們並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正在深深傷害着自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深深傷害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榜樣”正在傷害孩子

最近,網上流行一篇題爲“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別人家的孩子’”的網文,文中調侃道:“茫茫宇宙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這種生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這種生物考清華,望北大;這種生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甚至會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而我們只會吃喝拉撒。”此文引起了同齡人的強烈共鳴,認同和宣泄的跟帖成千上萬。

準確地說,“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那些智商較高和學習成績特優的學生小衆。他們大都一路“狂奔”:重點國小中學、國內外著名大學,讀碩士攻博士,“考”無不勝,順風順水,甚至一路“綠燈”――免試或者獲優厚獎學金。當然,還有“五道槓男孩”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幹部。他們是老師寵愛的“好學生”,家長心目中孩子的楷模,社會和媒體稱頌的對象,普遍被認爲是未來的精英。

幾乎所有人都有一種記憶,當父母嘮叨“別人家的孩子”時那份黯然甚至絕望的心情。以前碰巧鄰居或父母同事中有一兩個此類“別人家的孩子”,父母聊聊,尚能避開。現在,信息鋪天蓋地,令人無處可逃。近日,又有多家報紙用整版篇幅介紹了一個被美國某名校錄取的“別人家的孩子”,真不知道又有多少父母要舉着這張報紙,向自己兒女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呢,又有多少孩子對比着這“完美無瑕的同齡人”,感慨自個是“只會吃喝拉撒”的笨蛋呢。

父母愛在自家孩子的耳邊嘮叨“別人家的孩子”,是我們的文化傳統,見賢思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然而,父母給的不僅是榜樣,更多的是讓孩子們自慚形穢的鬱悶以至絕望。父母指望的“壓力變動力”,似乎正在成爲許多普通孩子心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使他們看輕自己,懷疑自己,甚至放棄自己。

教育應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稟賦

對此,媒體和學校應該反思。現在很多媒體對“好學生”只看分數,讚美的水分太大。就時間和空間來看,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不可能比同齡人在各方面都強許多,之所以拔尖,不過是評判標準和角度有所側重。

我們這些年的教育,最大的失誤是,讓孩子從小就經受各式各樣的選拔和淘汰,導致相當一部分孩子被教育體系忽視了,甚至放棄了,被單一堅硬的社會考覈價值體系冷落了。社會亟需對此糾偏,改進教育,使每個孩子的價值都得到認可,讓每個孩子都有尊嚴,都自信快活,都有充實豐富有趣的學習、文體生活,都有符合自身特點的成才途徑和光明前途。

孩子中,在某一方面獲得令人稱羨的成績的佼佼者,當然值得肯定,適當宣傳不是不可以,但我們要同樣尊重那些學業成績一般或有其他特長,每日正常學習不失夢想的大多數孩子,是他們在更廣泛、更實在地落實着中國夢,他們的每一個夢想成真,都會構成更加偉大、美麗和持久的中國夢。中國的現在和未來,不能只靠少數所謂精英來建設,而需要大批快樂、健康、有知識、有技能的合格公民。

從全國大多數孩子的教育來看,目前對極少數“別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經驗的宣傳,缺乏廣泛的借鑑意義,因此,媒體不應該熱衷於渲染精英教育,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壓迫大多數孩子。即使出於良好的目的介紹“別人家的孩子”,也要實事求是。特別是資訊要全面,例如國外名校獎學金是如何分佈的?拿到獎學金或拿得多就一定證明該生特別優秀?國外名校強調生源國家、民族、膚色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和適當比例,獎學金的分佈也有此考慮。

至於一些名校熱衷於藉此大做廣告,維持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利益,這不僅有違教育規律,也有違“愛一切孩子”的師德。

把“別人家的孩子”弄成“神奇的生物”,其實也是一種“捧殺”。我國一項統計表明,有心理障礙的中學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績優秀的學生,爲此,全國150所重點中學校長曾發出呼籲:不能因爲耀眼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好學生的心理問題。

好的教育體系應培養出“好孩子,好學生”,而不應頻頻弄出“壞孩子,好學生”或“好孩子,壞學生”。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內在的自信

同時,父母更應該反省。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沒能尊重每個孩子的秉賦和特長的差異性,常用“別人家的孩子”這一把尺子量到底,父母再不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在學校被壓抑的孩子,回到家心結也得不到舒解,他們到哪裏去找快樂?

每個孩子的發展速率、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即時的、外顯的行爲能力並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孩子們的高下之分。每一個孩子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成長需要時間,而且有鮮明的季節,要讓孩子慢慢來,完整地完成自我和學校教育,這纔是人生的“科學的發展觀”,這樣的發展觀也會不斷給父母帶來驚喜和愉悅。自然,就天賦的資質而言,孩子有聰穎和愚鈍之分,惟其如此,要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不能總讓他們與“別人家的孩子”比。當父母也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許多時,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會受到永久性的傷害。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內在的自信和樂觀。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能力。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尤其需要科學行事,謹慎行事。父母應該創造寬鬆的家庭氛圍,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好惡去強求一致。而且,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把幸福寄託在一種追求上,一旦不成功,往往會造成長久的甚至終身的痛苦。

父母都愛孩子,希望他們成人、成才、成功,有尊嚴有幸福地生活,但實際上有些父母愛孩子是有“條件”的,就是要孩子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出類拔萃。假如總拿“別人家的孩子”模板敲打或束縛自己的孩子,那麼這樣的所謂愛護或鞭策越多,對孩子的傷害就可能會越大。父母要用誇讚“別人家孩子”的熱情和認真,誇讚自家的孩子,漸漸的,也許你就會發現,並不是自家的孩子不如人,而是自己的心理出了偏差。

要遏制這種用“別人家的孩子”傷害大多數孩子的社會文化現象,還要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有限的優良教育資源,而不要靠模仿“別人家的孩子”來擠“成功”的“獨木橋”。

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個文化現象折射出的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焦慮。其實,只要我們對所有孩子都充滿信任和期待,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他們就都能夠成才。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長規律的前提下,成人社會要積極引導,特別是做人生價值的引導,讓孩子從自己的所作所爲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爲自己”,從而受益終身。如果有了這樣的社會基礎和氛圍,就無需區分“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他們都是一樣的孩子――中國的孩子,一樣的尊嚴、榮光、自信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