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美文閱讀>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

美文閱讀 閱讀(2.02W)

不要逼迫自己學習、領悟考試的意義,激發主動性、接受自己的自卑與不完滿等等。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1

1、不要逼迫自己學習

每個人讀書學習都有興奮與抑制的時候,當你開始感到厭倦,學習效果很不好,需要逼迫自己看書,而且即便努力仍然很討厭看書時,你就要適當地休息,做一點兒你喜歡的事情,不要強迫自己。

如果你很輕鬆地對待自己的這種厭倦,通常過不了一兩天,你就會重新拾起對複習的興趣、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潮起潮落”。不要對自己的厭倦大驚小怪,要接受它。反之,如果你看不進去書的時候,還在裝模作樣地學,一定會毀滅自己學習的信心。

記住,要盯住更長遠的目標,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

2、領悟考試的意義,激發主動性

一些考生考前複習時,總是把近期的考試當作唯一的目標,人在複習,可內心卻對複習充滿厭倦,心想這樣的苦日子快一點過去吧。

過去了一天,他們就對自己說: “終於又熬過去了一天,願蒼天保佑,不要再有這樣的苦日子了。”他們完全把複習當作一種磨難,心中很苦。他們沒有看到,人人都是這樣吃苦走過來的,這種吃苦是自己漫長人生道路上的一種磨鍊,是一個考驗自我的機會,是很光榮的經歷。

考生們可以從相反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剝奪了你的考試機會,天天玩,天天享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你願意嗎?你肯定會覺得人生無意義。所以,複習考試不是吃苦,而是在積累知識和做人的資本,是正常人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

3、接受自己的自卑與不完滿

許多同學浪費時間、學習效率不高,是因爲心靈經常被消極的情緒所佔滿,整天想自己的不足和弱點,“無論如何努力,還是在班上的中下水平”,“我都比平時努力兩三倍了,怎麼還是考不了第一名?”其實,不光你有這樣的想法,其他人也在這麼想,這麼想說明你有上進心,說明你還想通過努力達到更高水平。所以,可以允許自己這樣責備自己,但不能總是看見自己的不足。

心理健康的人在這種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的努力,幹得不錯”,“我有理由爲自己取得的現有成績而自豪”。每天在找自己的差距的同時,找一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要善於看到自己的成績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
  

4、別對自己要求過高

許多同學之所以不能有效地複習考試,主要是對自己的期望過於完美,總想去吃那些高高在上的果子,結果面對這些不屬於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的果子,他們只有自責和分心。

而善於利用時間的人,不在夠不着的果子上面浪費時間,而是打算着如何吃到跳起來恰好夠得着的果子,他們衡量着角度和高度,不斷地往上跳。他們沒有時間自責和幻想,因爲他們所有的精力都用於實現這一目標上了

5、對時間的利用要具體而實際

一些同學總髮“毒誓”:“一定要好好學!”可實際上卻總是在浪費時間。原來他們對時間和效率有一種不合理的想法,認爲只有安靜下來時的整塊兒時間纔是最 “出活兒”的時候。他們被動地等待着這樣的時間,可這種時間往往很少。實際上,時間就在你眼前,往往那些不發誓的學生最會利用時間。

你看,他們在路上,在候車時,在散步時,都知道如何利用這些零散時間做一些對考試有利的事情。由於他們行動了,所以沒有時間焦慮。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2

學生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一、“改進時間支配的任何方法都有賴於對目標的清楚瞭解”。

記得你們在入學感言中的一句話:“我來了但這裏不是大學!”更記得你們很多人跟我說起過大學聯考成績公佈的那個不眠之夜。所以,開學第一節課上我抄給你們一首詩,英國詩人斯特朗的《給生活以時間》“……給生活以時間,紡出你看不見的命運之線。……給生活以時間,去把理想實現。”

並且送給你們一句話“爲了更遠的遠方,讓我們負重前行”。這一切都爲着一個目的,希望我們堅定以時間換空間的信念,對理想對目標保有一份激情。

據說“保持激情”(enthusiasm)這個詞來自希臘語的“entheos”,字面意思是“神在心中”。對目標、理想保有一份虔誠一份神聖,“沒有強烈的希求成功的願望而能夠成功,世上絕無此理,人間絕無此人”。所以,我常常提醒你們每一天問問自己,從何處來,往何處去。

這裏我想和大家多說點,因爲已經涉及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動機”,不妨展開一點,讓我們真正認識“動機”的心理學原義。我們已經成人,對自己的行爲負責需要理性多於感性。心理學認爲,動機即推動人從事某種行爲的念頭。是在目標或對象的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動機具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功能。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爲的作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從靜止狀態轉向活動狀態。同時它還能將行爲指向一定的對象或目標。當個體活動由於動機激發而產生後,能否堅持活動同樣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

引起動機的內在條件是需要,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是誘因。馬斯洛認爲人的需求有以下五個等級構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五種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它們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併成爲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爲的力量。並且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着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摘引大段資料,無非是想說明,我們在生存需要的激勵和引領下維持和調整着我們的動機,基於這樣的大前提我們開始談時間管理。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 第2張
  

二、“計劃前的行動大於行動前的計劃”

很多事情失敗不是因爲缺少行動前的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所謂計劃前的行動就是採取方法之前對全局的分析,分析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知己知彼,預之在先。

首先是對備考系統的全面分析。從戰略高度分析敵情佈局,就要做好情報的收集與分析。認真解剖考綱和大學聯考試卷,梳理系統,清點考點,理點串線,形成網絡。

熟悉試卷結構和題型特點,特別是解讀命題思想和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始終把握備考的主動權,既要信任服從老師的指導和安排又不能惟命是從,外因要服從內應的需要和調配。備考的`過程就是不斷修補、完善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所以必須比照檢視備考系統。

其次是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通過大學聯考真題的檢測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漏洞,一般認爲,如果存在問題無非是“學”與“考”的問題,我們不僅要“會學”還要“會考”,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需要區別對待。最好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問題把脈,“學”的問題集中在考點、題型上,“考”的問題集中反應在思路與規範上。找準弱點,才能確定用功的方向和策略。

還要熟悉學校及個人的作息規範,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實際上,我們的複習始終存在兩條線的問題,有些時間空間不屬於自己,必須遵從學校老師的規範要求。另一條線可以屬於自己,人與人的差別主要取決於這些“業餘”時間的規劃利用。共性的東西不能不遵守,但更重要的建立個性的方案。

制定任何計劃都需要先完成上述的考察,明瞭自己要做的事還要明瞭做這些事的時間和空間,如此,橫軸與縱軸相交叉纔可以建立座標系,確立兩條軸就是所謂計劃前的行動。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3

良好的習慣是一種個人競爭力

習慣,即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可以多義理解的。所謂優秀其實就是習慣優秀;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優秀的獲得靠的就是習慣的力量等等。習慣養成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能力,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體現習慣力量的地方。

高三備考的時間有限空間有限,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等值的,差別在於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造成效益不同。好的習慣可以使時間增值使空間延展。

所以,時間管理的核心是習慣的調整與養成。比如,生活上儘可能簡潔、有條理,簡潔就是速度,條理就是效率。書籍資料、生活用品的物以類聚;飲食起居的程序簡化快捷高效;課堂上的聽記歸納;作業時的有錯必糾等等,這些都不難做到,關鍵是態度和堅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習慣的建立開始需要強迫,強迫它重複發生。“學而時習之”的`“習”,本義就是鳥兒反覆振動翅膀練習飛翔,即不斷重複強化。爲此,不妨注意以下幾點:向自己和周圍的人做出承諾以獲得督促;想做的事立刻進行,學會對自己說:現在開始!關注結果,以新習慣帶來的好處激勵自己;老習慣再犯時及時覺醒及時糾正;出現反覆行爲時要堅定信念,對自己說:我能,一定能,如果你認爲你行,你就一定行。

怎樣進行時間管理 第3張
  

巴爾扎克說過,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習慣養成考驗的就是人的耐心,一旦養成就會使你的時間倍增。

時間管理上有一個誤區,就是把所有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不留空隙,名之曰不浪費時間。其實,所謂時間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時間或在預定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講求的是一個效益問題。

時間管理指的是所有時間,包括休息休閒的時間,不僅僅是學習工作的時間。二者各有其值,不可偏頗。管理好自己的休息時間同樣重要,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當年有一句口號“拼命地玩,玩命地學”是有道理的。高三學生尤其要“會玩”,學會利用零餘時間,學會積極休閒。課間、課後,睡前、飯後都是零餘時間,看看天、吹吹風、散散步、聊聊天都是休息調節,聽聽音樂、翻翻報紙也是休息。

休息並非就是睡大覺,積極休息就是換一種思維方式,文理科不同學習內容的間隔、切換也是休息。每週計劃出一個大塊時間徹底放鬆更是休息,越是緊張的時候越是必要。很多家長不允許孩子有這樣的安排,其效果適得其反。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規劃中的學習時間要讓自己忙起來,分秒必爭,不要把整塊時間拆零,學會集中自己的零星時間成爲連續性的時間段。

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具體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固定的時間去做,把整塊時間劃格子,然後填滿它。每一個時間單位結束後要回顧反思檢視,要讓自己的計劃成果數量化、視覺化。一時一事,日事日畢。

出現倦態情緒不佳想偷懶的時候學會說“不”。許多人這個時候總會尋找藉口等候好情緒、好狀態,花費很多時間以“進入狀態”,卻不知狀態是幹出來而非等出來的,最佳時機是需要把握的。栽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20年前,第二個最好的時間是現在。

陷入懊悔和憂鬱的時候學會說“不”。在和復讀生的接觸中發現很多學生不時陷入對過去的追悔和對前途的擔憂中,虛耗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記住一句話:擔憂就是用昨天的錯誤消耗掉今日的時間換來明天的懊悔。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儘管我們是要學會思考,但不能老是思考。改變只會存在於行動中而不是冥想中。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意義,總會遭遇干擾性的人和事,這個時候要學會說“不”。不要被無聊的人和無關重要的事纏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時刻要有一個“成本和價值”的觀念,要注重時間的機會成本,使時間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學習中總會有困難,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妨學會說“不”。就是學會擱置,不要固執於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把問題記下來,讓潛意識和時間去解決它們,儘量不要“鑽牛角尖”。講究單位時間的效益,適時放棄或轉換方式、學會求助,都是時間管理的題中之義。

總之,要有時間管理的大概念,要認識到它的系統性、策略性,既要具備思考力,更要具備執行力。因爲一切管理的成功都取決於前線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