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智慧生活>美食>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

美食 閱讀(8.73K)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隨着科技的發展,食療的應用原則除了保持傳統的藥膳食療原則,另外又加入了現代營養學的一些膳食原則,現在分享藥膳的原則是什麼?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1

節飲食 適寒溫

“節飲食”,就是飲食要有節制,不可暴飲暴食、過飽,也不可過度節食,要定量進食。飲食有節,還指飲食要有節律,按時進餐,即定時進食。“適寒溫”,一方面是指飲食的寒溫要符合人體的溫度,不可過涼也不可過熱。另一方面是指飲食的寒溫性質要與季節和體質符合,春夏宜寒涼性質飲食,冬秋宜溫熱性質飲食。

合理搭配 謹和五味

“謹和五味”是指食物有酸、苦、甘、辛、鹹五味,而五味對人體的五臟有不同的親和力。五味調和才能對五臟起到全面的滋養作用,從而使五臟之間的功能保持平衡協調。另外,也要考慮到食物的營養成分互補作用,要動、植物食物平衡攝入,以保證充足和多樣的營養需要。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指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因時制宜”是指根據季節等特點及其與內在臟腑、氣血陰陽的密切關係來選用適宜食物。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在各個季節,多吃補益對應臟腑的食物,事半功倍。

“因地制宜”,是根據所處的不同地理環境選擇膳食。西北地勢高,陽熱之氣不足,氣候寒冷,飲食宜辛辣溫熱;東南地勢低,陰寒之氣缺乏,氣候溫熱,飲食宜甘淡寒涼。

“因人制宜”,是指根據人的性別、年齡、體質等來選擇食物。男女生理特點各異,老少生理狀況和陰陽氣血盛衰不同,因此要據此選擇合適飲食。

謹慎選材 以食用和安全爲主

製做食療膳食,首先應選擇“藥食同源”之品,不能在膳食中加入大量藥物,或以藥物爲主,不然所謂的`“藥膳”,不但藥味太濃,難以“適口”,很難被人們接受,而且長期服用,容易產生副作用,反而有害身體。

食療藥膳必須應以食物爲主,配用適當藥物時,應符合“食用”和“安全”的要求,儘量選用口感較好或對膳食風味影響不大或經過烹調加工能達到一定風味要求的中藥材。另外,膳食作爲一種食療,爲了安全,便於家庭普及,在中藥材的選擇上,應儘量選用那些無明顯毒副作用和無嚴格劑量要求的中藥材。

藥膳應用原則

因證用膳

中醫講辨證施治,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對症用藥,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藥膳的保健作用。

因時而異

中醫認爲,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冬季適宜選擇羊肉類藥膳,夏季適宜選用鴨、豬、魚、龜肉類藥膳,春秋季適宜選擇雞、魚,豬肉類藥膳。

因人用膳

人的體質年齡不同,用藥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這都是在藥膳中應注意的。

因地而異

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溼,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藥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藥膳注意事項

1、用藥膳時要注意與食物的搭配禁忌,注意食物與藥物的相生相剋,如甘草、烏梅避免與豬肉同時,白朮忌大蒜,人蔘不要配蘿蔔。

2、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食用藥膳避免口味過重,少放鹽,宜清淡。

3、糖尿病患者慎用或不用以澱粉類或糖類烹調的藥膳。

4、食療中藥的性味,應用藥膳還應注意食療中藥的五味與五臟的關係。一般說來,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鹹入腎。只有根據性味合理選用藥膳,才能達到滋補身體、防治的目的。

5、優良的藥膳必須講究烹調技巧。藥膳除應具備一般飲食的色、香、味、形外,還要儘可能保留其營養、有效成分,以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6、中藥在熬製時一定要注意用具,不要使用金屬製品。

很多藥物在與食物配伍、炮製和應用時都需要遵循中醫理論,使它們之間的作用互相補充、協調,否則就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2

根據體質 辨證施膳

祖國醫學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講究辨證論治,其實進補藥膳也要根據自身體質做到辨證施膳。中藥藥性有寒、涼、溫、熱之分,要根據不同人的體質或病情來科學選用。一般來講,溫性、熱性的食療中藥,如生薑、大蔥、紅棗、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溫裏、散寒、助陽的作用

適合於偏陰質的人或寒證、陰證患者,主要表現爲畏寒、乏力、易出汗、記憶力差、腰痠膝軟、胃寒、便溏、性功能較差等。涼性、寒性的食療中藥,如綠豆、藕、西瓜、梨、荸薺、馬齒莧、菊花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適用於偏陽質的人或熱證、陽證的患者,表現爲怕熱、易興奮、多汗易口渴、咽乾舌燥、便祕、尿赤等。

藥膳的原則是什麼 第2張
  

優選藥材 科學烹製

選購藥材一定要新鮮優質,凡是變質、發黴的均不能食用。藥膳所用的中藥材和食物首先要淨選,使之清潔乾淨,無雜質異物,無塵土,無黴變腐爛,還要注意其色、味純正,外形美觀,質量優良。

爲保證藥膳療效,還應對藥材與食物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有的需切片、切絲、切丁或切段,有的需粉碎爲細末,有的則需按中藥炮製的`要求進行炮製加工,以減其毒性或副作用。優良的藥膳必須講究烹調技術。

一般食用中藥以及無不適氣味的中藥,可與食物一起烹製,若藥物較多或有明顯不適氣味,可用紗布將藥物包好,再與食物一起烹製,藥性即進入食物或湯裏,服食時要將藥渣去除。也可先將中藥煎煮,濾取藥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調過程中加入藥汁,減少營養和有效成分的破壞。

藥膳雖好 適可而止

有人認爲中藥毒性小或無毒,買回一把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幾根人蔘就煨湯,這樣做是不正確的,也是很危險的。中藥是很講究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關係着藥效,不分劑量,盲目使用,會引起嚴重的後果。有人一次用20克人蔘煨湯,服用後導致腦溢血,這樣的教訓屢見不鮮。

“飲食有節”是中醫重要的養生保健原則,藥膳食療同樣應適量而有節制。短期內不宜進食過多,不可急於求成。應根據自身狀況,經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恆,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藥膳雖有不少好處,但其針對性和治療效果遠不及藥物,只有兩者配合應用,相輔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天人相應 因時制宜

祖國醫學認爲天人相應,治療疾病講究三因制宜,同樣藥膳也應講究因時制宜即四季五補,春天萬物復甦,五臟屬肝,適宜升補;夏季分初夏與長夏,初夏天氣已熱,五臟屬心,宜於清補,長夏天氣炎熱,五臟屬脾,宜於淡補;秋季天氣涼爽,五臟屬肺,宜於平補;冬季氣溫寒冷,五臟屬腎,宜於溫補。如果違背這一自然規則,也會影響到補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