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明星>

張國榮的滾石情緣 逝世14週年死亡原因真相曝光

明星 閱讀(2.83W)

張國榮,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八十年代港樂界唯一可以和譚詠麟比肩的時代天王,並開啓了香港流行音樂黃金期的譚張爭霸時代,當年兩人的歌迷雖有硝煙瀰漫,時過境遷後,竟也成就了一段巨星針鋒傳奇的佳話。

張國榮的滾石情緣 逝世14週年死亡原因真相曝光

滾石唱片,臺灣流行音樂歷史最悠久的廠牌,也是臺灣現代民歌運動時代至今,唯一存在並不斷髮展的唱片品牌。由於見證了臺灣流行樂壇近四十年的歷史,並在臺灣百佳專輯中佔據了半壁江山,影響了臺灣流行音樂的進程,以及樹立了臺灣流行音樂人文的標誌,因此也始終被賦予了人文的光環。
  
  一個來自香港,一個來自臺灣,一個屬性偶像,一個屬性人文,初看起來頗有些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意思,但兩者最終卻因爲1995年起三張專輯的合作,不僅在華語樂壇留下了一段佳話,也爲彼此增添了許多非凡的意義。

滾石唱片是張國榮第二個巔峯起點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只不過是他以唱片公司作爲區分的四個時代中的其中一段(最早在麗的電視臺的階段,可以忽略不提)。甚至對於香港本地的老歌迷來講,真正讓他們記憶猶新的,還是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兩段歲月。前者奠定了他的天王歌手地位,後者則在當時香港樂壇的大環境下,做出了國際化的音樂線條。

但是,我還得從歌迷這個角度多做考慮。事實上,由於歷史的原因,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和新藝寶的輝煌歲月,並沒有真正同步到中國內地。除了靠近香港的廣東之外,國內最早的一批張國榮歌迷,接觸張國榮的音樂時,也已經接近於他1989年告別樂壇的時間點,甚至還有一些是在1989年之後,才重新聽起了他的老歌。

而張國榮真正開始爲更多歌迷所認知,則恰恰就是他1995年加盟滾石唱片併發行《寵愛》專輯開始,由此開始了他歌壇事實的第二個巔峯期,並在這個時期累積了大量的歌迷。由於記憶效應的原因,這批歌迷愛這個時期的張國榮,甚至遠甚於1989年前的他。

三張專輯,各有不同張國榮在1995年到1998年間,於滾石唱片推出了三張個人專輯,分別爲1995年的《寵愛》、1996年的《紅》,以及1998年的《Printemps》,除此之外,還在《Printemps》推出前不久,出過一張EP專輯《這些年來》。

先從影響力的角度做排除法。在這些作品中,國語專輯《Printemps》無疑是張國榮音樂生涯中,商業上最不成功的唱片,甚至還不如1989年進軍臺灣市場時的國語專輯《兜風心情》來得那麼有影響力。
  
  但《Printemps》在心水和商業上,卻呈現出兩個極端。有很多張國榮的歌迷,不愛《紅》,不愛《大熱》,也不愛早期的《風繼續吹》或《87 Summer Romance》,卻偏偏將這張專輯捧爲最愛的專輯。而從音樂上來講,這張音樂上輕鬆自如,並有着日系流行音樂風格的專輯,在儘可能去掉商業化元素之後,其實反倒是更接近於張國榮個人心水的專輯。就好比在萬人舞臺中央的巨星,於華麗舞臺的背後,同樣需要更多真正的心事傾述一樣,《Printemps》就是這麼一張屬於私人張國榮的專輯。

所以,縱觀張國榮的整個音樂生涯,《Printemps》也可以說是最接近他個人音樂審美,以及他想要的那種恬淡生活狀態的專輯。這也恰恰是得益於滾石唱片給張國榮的寬鬆環境。

再來說說《寵愛》和《紅》。《寵愛》是張國榮加盟滾石唱片後的第一張專輯,雖然這張專輯可以說是一張電影歌曲合輯,收集了《風月》、《白髮魔女傳》、《金枝玉葉》、《霸王別姬》、《夜半歌聲》和《阿飛正傳》六部電影的主題曲或插曲,但這張專輯對張國榮來講,卻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

第一點當然是張國榮終於又重回樂壇,而滾石唱片以這個概念出碟,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甚至是忽悠張國榮重返歌壇的最佳藉口。畢竟,在1989年,張國榮已經在紅館正式宣佈退出歌壇,而以這樣一個演唱電影歌曲的契機重返樂壇,在東方文化裏,顯然是一個讓張國榮可以下臺的最佳過渡。
  
  另一方面,在電影圈開始慢慢樹立地位的張國榮,也將藝術化的表演風格,融入到流行音樂的演繹和創作裏。像《夜半歌聲》裏的《深情相擁》,就已經是一首接近於舞臺劇的流行歌曲。這樣的創作和演唱嘗試,也使得張國榮的音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與《寵愛》相比,粵語版的《紅》,則是張國榮的顏色聲明。從音樂來講,這張有着英倫風格的專輯,也是新藝寶時期張國榮的一種舞臺風格延續,即那種妖豔、綺麗的個人氣質。但另一方面,這張專輯因爲林夕的妙筆生花,則更好地塑造了張國榮亦舞臺亦個人、並且更偏個人的音樂形象,從而真正以更個體化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紅》無疑是巨星與內心,商業與氣質的範本之作,更是由填詞人塑造歌手個人型格的典型專輯,而這種風格也在張國榮加盟環球唱片後得到延續,併成爲了有限生命裏最後一道絢爛。

張國榮和滾石唱片彼此需要從滾石唱片的角度來講,簽約張國榮,也是他們向亞洲市場擴張的一個重要信號。就在1993年,滾石唱片在香港成立分公司,並開始陸續與Beyond、林憶蓮、張國榮等香港樂壇的一線巨星級音樂人簽約。這其中,張國榮無疑是香港樂壇標誌性的巨星,在當時對於滾石唱片以香港樂壇爲基地,向兩岸三地的市場輻射,起到了關鍵的影響力。

當然,這只是商業層面的角度。而從音樂的意義上來講,雖然當時的香港樂壇,同樣也是華語樂壇的重鎮,但香港流行音樂產業過於偏重商業的後果,即在音樂上的創造力上,越來越缺少創新,甚至對像張國榮這樣有更大野心追求的歌手,起到了一種限制的作用。

而滾石唱片基於人文流行音樂的根基,則在音樂方面可以有更大的寬鬆度,這也是當時的滾石唱片竟然可以答應張國榮,專輯可以不排宣傳通告的原因,這在香港樂壇的環境裏,簡直是逆天和不可想象的。

而也正是這種寬鬆的環境,讓張國榮可以肆意的推出《紅》這樣宣言式的專輯,也可以在《寵愛》裏進行更多想要的音樂嘗試。從這方面來講,滾石唱片在當時確實局部改變了香港流行音樂的生態,比如後來莫文蔚(微博)(微信號:karenmok01)《一朵金花》、《全身》這種實驗性的專輯,以及給黃秋生推出另類唱片,都打破了香港主流唱片業的平衡。

雖然,最終張國榮的經理人和滾石唱片,因爲爭奪演唱會主辦權的問題,導致不歡而散,沒能在三張專輯後續約。但滾石唱片出現在張國榮的生命裏,以及張國榮出現在滾石唱片的歷史裏,卻讓彼此都擁有了一段最珍貴和獨特的記憶。

2003年4月1日的香港,下着小雨。這一天是西方的愚人節,人們的語言、行動,好像都顯得有那麼一點不大可信。可就是這一天的傍晚18點41分,46歲的香港演藝界天皇巨星張國榮,從香港市區中環廣場的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跳下。

很快,躺在地上的張國榮被人發現。當時他身上多處受傷,手腳全部折斷,只有臉部保持完好。雖然他被緊急送入了瑪麗醫院,但是經醫生證實,張國榮在抵達醫院之前,就已經死亡。張國榮去世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震驚了整個香港社會。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道。

當天晚上,張國榮的唱片立刻被搶購一空。第二天,在他跳樓的酒店周圍,擺滿了歌迷們送來的鮮花和卡片。4月8日,全香港的目光都集中在張國榮的葬禮上。

多家電視臺現場直播了張國榮的葬禮。香港演藝界知名人士,幾乎都前來爲張國榮送行。來自世界各地自發爲他送行的歌迷、影迷更是不計其數。

位於文華酒店24樓健身房的露臺,是張國榮最後站立的地方。事發後,現場有一張寥寥幾十字的遺書。

上面寫着: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爲何會這樣?

這張字條只有幾行字,意思含糊不清,沒有交代他爲什麼要選擇死亡。這也給人們留下了重重疑團。

根據香港媒體報道:當天中午11點,張國榮先與他的前經紀人陳淑芬相約下午六點左右在文華酒店見面。隨後,他又給男友唐鶴德電話,相約晚上一塊打羽毛球。

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此時的張國榮心情尚好。然後張國榮出門,與交情頗深的設計師莫華炳在銅鑼灣飯店共進午餐。

在這期間,莫華炳也沒有察覺張國榮有什麼異樣。他們在聊天中還提到了非典型性肺炎。張國榮表現得非常緊張,而且一再叮囑一定要戴口罩。從這一點看來,張國榮對健康問題也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