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職場技巧>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包括什麼能力和技能

職場技巧 閱讀(6.01K)

做事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包括什麼能力和技能1

做事能力

中層作爲行政中樞,要幫助學校實現發展願景,將工作落實,把事情做好。作爲中層,我們有沒有捫心自問:我會做事嗎?

做了中層後,有段時間我有深刻的感受:這件事沒有實現效果,那個項目流於形式,浮於表面。爲此我困惑了很久:明明是一項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課程或活動,爲什麼花了時間和精力,沒能實現預期的效果?是頂層設計出了問題,還是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紕漏?

後來我才意識到,要高效地完成一項工作,需要掌握相應的方法和技巧,懂得一定的規律,遵循流程和規範。但長期以來,我並沒有建立起很好的做事模型。

其實,做事的模型很簡單,就是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這個閉環至少包括“計劃—準備—實施—反思/總結—向上彙報/向下反饋—調整/優化”等六個方面。

其中,計劃、準備、實施前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如有紕漏,都會導致工作達不到預期。但這三個環節往往不會有遺失,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後三個環節。由於沒有反思/總結、向上彙報/向下反饋、調整/優化,導致計劃、準備、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始終無法改進。

後來有朋友告訴我,形成工作閉環這種工作思維,和企業裏的“高效PDCA”工作模式如出一轍。“PDCA”即“PLAN(計劃)—DO(實施)—CHECK(驗證)—ACTION(調整)”,這種工作模式反覆調整,不斷優化,最終會形成如“飛輪”般向前加速發展的態勢,被稱之爲“飛輪效應”。多年以來,我儘量按照這樣的思維來完成工作,收穫巨大。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包括什麼能力和技能
  

設計能力

除了要有做事的能力,中層還要有設計能力。學校將一個部門交給你,你就有責任和義務按照學校發展願景主動思考,創新性地設計部門的工作。負責德育的要有活動,設計能力;負責課程教學的要有課程規劃能力;負責教研的要有教研設計能力……

這種設計能力有三個階段:想得清楚、說得明白、寫得精彩。卓越的中層應當把撰寫當成工作習慣,凡事有方案,凡事有計劃,有利於理清思路,積累經驗,總結方法,產生效果,留下工作痕跡。

一篇質量上乘的方案和規劃,一定是把方方面面都寫清楚,能讓每個閱讀者讀後可以理解,拿來就能用,不需要再解釋、說明、補充。

要寫出質量上乘的方案和規劃,除了寫,還要學會用結構化的思維去設計。設計不應僅限於教育教學,我在學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儘量的按照結構化思維進行設計。做中層的`日子裏,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設計。各種各樣的規劃、各種課程方案,在設計的過程中,我逐步培養了結構化思維和設計能力。

創新能力

卓越的中層還要有創新能力。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一些工作前年是這樣做的,去年是這樣做的,今年還是這樣做的。也就是說當一個方案確定後,大家容易陷入固定思維,不願意改變。

我的做法是,任何一項工作儘量做到大的方向不變,但小的細節一定要變。

爲什麼要變?

第一,基於問題的解決。學校制訂的任何工作規劃、課程方案、活動計劃等,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再完美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想解決這些問題,就一定要變。

第二,基於習慣的變化。長年累月不變的內容,不變的形式,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會產生厭倦。一旦缺乏變化,再好的活動和課程都將喪失吸引力,效果大打折扣。

這時候,改變一些小細節,很可能帶來大轉變。不是推倒重來,不是全面否定,而是調整優化。

具體怎麼變?分享一個關於學校教學比賽的真實案例。

有一段時間的教學賽課,形式一成不變,就是各位老師自選內容參加賽課,然後學科教研,學校組織評比。這樣的設計,其實沒有什麼設計感,也很難達成規定的效應,難以促進老師真正的成功。

後來我們做了兩個方面的調整:

內容要有主題。每個學科每年圍繞着一個教學主題選擇教學內容,比如,語文今年可選古詩文教學,明年可選單元主題教學,後年可選整本書閱讀教學……再往後可選某類型的作文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等。總之,每年每個學科要有不同的主題。

形式要有不同。老師不一定非得上一堂完整的課,可以是片段或微課程;不一定非得是同一主題下不同內容,也可以同課異構。疫情期間,上不了線下課程就換成線上,也是這個道理。

雖然仍然是教學賽課,學科、老師、每個學年聚焦的內容、形式、要求相同,但不同學年間比較又年年不同。而且可以按照規劃進行合理排列組合,一下就活了。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包括什麼能力和技能2

一、學習力

學習力是駕馭學習的能力,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綜合體現,是把知識資源轉化爲知識資本的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講道:“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哈佛大學有一句格言: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深入廣泛地、快速高效地學習。”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學習力決定可持續發展能力,學習力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學歷代表過去,學習力代表未來。

一個人的學習力越強,他的適應力才越強,發展的可能性才更大。培養學生的學習力,使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成爲學習的主人,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的,也是當今教育的主題之一。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我以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

教是爲了不需要教。如果要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就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讓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等。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 W· C·Kirby)“學習力”拆解爲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共六個方面的綜合體。北師大裴娣娜教授提出了“三層次六要素”的學習力模型。無論怎樣解讀,對教師而言,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核心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即讓學生在學習中累積成功的快感,培養學習的興趣。

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包括什麼能力和技能 第2張
  

二、價值力

愛因斯坦說:“僅憑知識與技術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人類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倡導者及力行者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蔡元培認爲,教育在具體的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以外,還應有更高的目的,即探索永恆、深邃的精神世界,這纔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如果缺乏一種理想色彩,缺乏深邃的精神追求,缺乏對崇高價值的追求,怎麼能鑄造出人格高尚、精神自由的一代新人呢?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引領人向無限的精神領域超升,引導人們追求和創造價值。

價值力就是生命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諸多事情的價值認識、判斷、情感、追求與踐行。對於教育而言,培植學生的價值力,應當包括下面幾個方面:一是讓學生擁有價值的感知理解力;二是養成價值判斷力;三是價值的認同與內化,對於價值的認同與堅守,發自內心地熱愛與由衷地信仰美好的價值;

四是富有價值的創造力,即發展創造美好價值的能力;五是具有價值的實踐力。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爲了一種信念及自身的價值而生活。如果能堅持自己的價值理想與信仰,那麼,再平凡、再卑微的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三、生命力

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蒙臺梭利:“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並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教育的本質就是尊重生命,促進人的發展,讓其成爲一個完整的人,幸福的人。

這種人的發展是人的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發展,通過這些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點化與潤澤生命,教育使命就是“直面生命,通過生命,促進生命,提升生命”。

所以教育應當尊重生命,旗幟鮮明地將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幸福、生命的品質、生命的成長置於核心位置。培養學生幸福生活的能力,就在於培養他們的生命力,讓每個生命因受教育變得活力四射、朝氣蓬勃。離開生命的成長爲主旨而進行的“教育”,是對生命的折損與戕害,是對心靈的壓榨與毒害,是對精神的漠視與扼殺。

四、思維力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力的培養。有人說:“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思維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應能力。思維力是整個智慧的核心,參與、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動。思維力應該包括:理解思維過程,掌握思維的程序;學會多種思維方式;不斷提升思維品質,尤其是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等;

具有思維的批判性與創造性。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中指出:“只有在思維過程中獲得的知識,而不是偶然得到的知識,才能具有邏輯的使用價值。”裴斯泰洛齊說:“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思維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學習的過程也是訓練思維力的過程。教育教學的核心就是思維力的培養,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技能的訓練。

五、創新力

創新力可以理解爲特定主體爲達成任務目標而提出的新穎且實用的理念、想法、程序或者事物。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

創新力對個人而言,更是核心素養中的核心。平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爲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造力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創造力的發展不僅受知識、智力、動機、認知方式、人格特點等個體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培養創新能力的着眼點在於培養創新性思維、培養創新型人格與改善評價與管理。老師要不斷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想象力,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大膽質疑、大膽嘗試、創新創造。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爲核心,而學習力、價值力、生命力、思維力、創新力則是核心素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