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職場技巧>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

職場技巧 閱讀(1.51W)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心理問題是需要被重視的,心理問題長期存在,會對患者的個人的生活帶來影響,也會影響個人的發展,那麼下面分享的是心理不健康須重視。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1

心理不健康的根本原因

一、超負荷的工作

很多都市工作者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心理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二、生活的貧困

這一羣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一些下崗職工因爲剛剛下崗,觀念一時難以轉換,對家政、建築等工作不屑一顧,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而對於邁入高等學府的一些貧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窘迫,另一方面是自尊心受挫,這種現實會加劇矛盾心理,使這些貧困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增高。

三、急功近利的傾向

有些人,因爲渴望事業的成功,不顧自身的能力限制,從而急功近利。但他們往往都經不起失敗的打擊。由於他們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費太多的力氣,總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

可現實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當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於求成而拼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失敗,並誘發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障礙。

四、感情與家庭的變故

失戀無疑是很痛苦的情感體驗,失戀的一方會因對感情的難以割捨而痛苦不已,失落感會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爲,給對方和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另外,對於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

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離婚人羣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佔70%,這一羣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持與幫助。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
  

五、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

近年來,由於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地增強,人們常常會投資一些理財產品。但也一部分人,因爲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心理失衡。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鉅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心理不健康怎麼辦

第一步,保持樂觀心態

人們在社會中生活,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樹立正確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生活的態度,是預防心理疾病最基礎的部分。同時應鍛鍊自己迅速適應環境的能力,面對現實,應當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擾的。

第二步,善於自我調節

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是難以避免的,爲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緒,預防心理疾病的出現,應該學會至少一種自我調節方法。比如走進大自然,讓大自然的奇山秀水來震撼你的心靈,這些美好的感覺往往是良好情緒的誘導劑;欣賞音樂、多接觸陽光同樣會使你心情愉快。

第三步,擴大社會交往

朋友的啓發、忠告、勸說和幫助,能使人情緒穩定,精神放鬆,減輕心理衝突。在交際中相互理解和表達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悅他人,也能放鬆自己,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有效預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

第四步,培養業餘愛好

培養業餘愛好可以有效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消除疲勞,以緩解緊張感,對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2

壓力之下,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問題

有數據顯示,大學生抑鬱、焦慮、強迫、人際關係、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在16-30%之間。

由於大學這個階段,意味着開始脫離父母與家庭,開始謀劃與構建自己獨立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在這個階段在心理學稱爲“心理斷奶”的關鍵時期。再加上,大學生羣體獨生子女增加,隨着環境變遷、學業期望、人際關係、自我認知、心理衝突以及生活事件等因素,導致一些大學生普遍存在自閉、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等方面。

此外,青少年、中老年人、婦女、白領階層、政府官員、下崗職工等都屬於易患人羣,各類心理和行爲問題,呈加速上升趨勢。

心理不健康須重視 第2張
  

從“心理問題”到“心理疾病”

很多醫院醫生在接診過程中,常常會提到或聽到一些諸如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心理疾病邊緣狀態等詞彙,它們雖同屬於心理紊亂的範疇,但有着實質性的差異。

心理問題:是近期發生、內容尚未泛化的和反應強度不太劇烈的心理紊亂狀態,主要表現在心境和情緒方面產生一定波動,但思維保持着嚴密的邏輯性,人格也十分完整。

心理障礙:這類人羣不僅有較大的情緒方面的波動,而且可出現各種違反邏輯性思維或思維邏輯的錯誤。初始反應強烈,如在暴怒情況下,出現強烈的非理智行爲,衝動毀物。心理行爲異常持續的時間較長(1個月以上),心理負擔難以克服。由於長期的精神折磨,有時可伴有軀體化症狀或人格上的問題,如心理生理障礙、退縮和攻擊等。

心理疾病邊緣狀態:這是較嚴重的一類,患者往往帶有不很典型的異常精神現象,如注意力渙散、好幻想、意志力減弱、自我評價偏離常態、社會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變等。

心理疾病(精神病性心理紊亂):表現最爲嚴重,常見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礙等。患者精神活動的完整性、協調性和統一性被破壞,有幻覺和妄想等表現,其行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和社交,人格明顯改變,且患者往往缺乏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能力,拒絕就醫和服藥。

值得注意的是:

早期及時發現心理問題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另外有一些心理疾病由於其症狀不是很典型往往易被忽視,易被普通人羣認爲是一般的問題或個性原因而導致誤診。

4大心理病需引起重視,不容忽視

抑鬱症

抑鬱最典型的是情緒低落、悲觀失望,進入“無價值感、無用感、無望感”的“三無模式”,對生的憂慮大於對死的恐懼。還會出現食慾或體重下降、睡眠障礙、性慾缺乏等軀體症狀。如果一個月體重下降7%以上,應引起高度重視,很可能是抑鬱症或其他疾病。抑鬱症患者自殺多發生在清晨,如果凌晨三四點了,總是睡不着,還經常早醒,就應當心是否抑鬱了。

焦慮症

焦慮的`核心特徵是恐懼、害怕,它是指向未來的,是對尚未發生事情的擔心,比如在演講之前,害怕講不好會焦慮;明天要去體檢了,怕查出大病而焦慮等。

焦慮時,我們常有某種受威脅感或危險感,但實際上並無任何可辨認的威脅,或用合理的標準來衡量,誘發焦慮的事件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此時,我們的身體也會發生很多變化,比如精神緊張不安、心跳加速、口乾、出汗、顫抖,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抽搐、暈厥等。

恐懼症

恐懼與焦慮的區別是,它有明確對象,病人感覺到面臨着某種具體而明確的危險,比如恐高、恐懼坐電梯等。恐懼症患者會極力迴避他們所害怕的事物或處境,或帶着強大的畏懼去忍受。

強迫症

強迫症包括強迫觀念,如反覆懷疑有沒有鎖門;強迫恐懼,總是害怕自己會發瘋幹壞事;強迫意向,有種馬上要做某種壞事的衝動感。

有嚴重強迫心理的人,一般會通過反覆做某事的儀式化行爲來緩解,比如反覆檢查是否鎖門、一天不停地洗手、開門回家必須將門開到30°的角度才進去等。他們往往能意識到自己行爲的異常,卻無力改變。

當我們遇到自己無法調節和解決的心理問題時,向醫生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治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看醫生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要擔心看醫生就會沒有面子;相反,當你有這種想法時,你的心理負擔又加重了,而且恰好有這種想法的人更容易患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