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智慧生活>世間>

海底撈後廚曝光食品安全問題何時能解決

世間 閱讀(8.48K)

都知道民以食爲天,病從口入的問題也是我從小就知道的,現在餐館越來越多,可是我吃的食物到底乾不乾淨,衛不衛生,這些我都沒有辦法知道,最近海底撈時間又讓我開始擔憂食品安全問題。

近日,由“海底撈後廚被曝光事件”引發了一場關於視頻安全的爭論,一些人爲海底撈進行的辯護反而超出了事件本身,而北京時間“銳評”認爲,這背後一部分反映出公衆對於食品安全的焦慮和無可奈何。

對於海底撈的辯護,有一些其實是不值一哂的,比如有人說他家後廚也禁不起暗訪,有人質疑媒體爲什麼要曝光海底撈而不是其他企業,有人質疑記者是不是收了錢來“找茬”,還有人提出海底撈後來的公關稿寫的不錯。

上述內容大致都犯了一個基本錯誤,也就是忽略事實基礎。

比如討論他家後廚的人,大概忽略了海底撈後廚是服務於成千上萬付費食客,並且不斷有員工進出甚至發生人事變動的情況。當然如果他家也是全家人付費給後廚,並且他爹媽子女也像海底撈員工一樣不斷進出廚房甚至人員還頻繁變化,那倒可以理解了。

海底撈後廚曝光食品安全問題何時能解決

海底撈後廚

至於媒體曝光某個企業,某種程度上不排除有“狙擊大企業”的心態,但這本身就是輿論監督的一部分,記者或者媒體只要沒有造假,那麼這種曝光就是正常的,而海底撈自己也承認了曝光事實無誤。

尤爲有趣的是很多人點贊海底撈的公關稿,認爲其中表現出來的不推脫不掩飾甚至還保護員工的態度非常好,但這或許是平時見多了推脫、掩飾和甩鍋,見多了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的企業,因此模糊了好的標準,以至於把很正常反應當成了好,卻忘了這是一家餐飲企業本來就應該有的態度。

然而有一種辯護卻是值得深思的,很多人認爲海底撈要比絕大多數的餐館都乾淨都衛生都規範,以至於認爲這家企業已經“做的很好”了,甚至說要“原諒”。而有媒體就批評這種態度是“比爛”和“不分對錯”。

但在銳評君看來,媒體這種批評未免過於居高臨下,實際上爲海底撈辯護的人中,不乏知識分子、商界精英,但沒有一個人會真心地認同“爛”,真心地想吃地溝油,真心願意爲廚房老鼠橫行的商家買單,他們對於海底撈的辯護或許更多是源於現實中產生的無奈。

這倒讓銳評君想起電影《黃金大劫案》中的一個細節,男主角跟他父親說“上流社會天天喝疙瘩湯”,於是他父親怒斥其“吹牛”。那麼如今替海底撈辯護的人們,倒是有點像那位父親了。

試想,如果那位父親從小錦衣玉食,自然不會拿疙瘩湯當回事兒,但是正因爲生活貧困,使得他不但視疙瘩湯爲珍饈美味,甚至還將“天天喝”作爲一種不可能的情況來吐槽。

但這位父親的表現未必就是笑話,在經濟不發達時代,很多人吃一頓飽飯尚且不能,於是能喝上“疙瘩湯”未必不是很多人的夢想。“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曾經被認爲是一個發達社會的象徵,90年代中國人聽說歐州有“公共自行車”都覺得不可思議,過年能吃上頓餃子就覺得非常滿足。

請問現在你拿手機刷共享單車去下館子的時候還會有這種感受麼,曾經的言之鑿鑿現在看來或許荒謬,在當初卻是很多人的真實想法。

從海底撈引發出來的食品安全爭論,或許分歧也是如此。如果你從一個文明社會應該達到的食品安全程度來考量,那麼海底撈作爲全國知名大企業竟然是這個水準,實在讓人不能接受;而如果你從社會現實中來判斷,從劉翔吃肉需要定製,從滿街蒼蠅館子的衛生狀況,從地溝油、瘦肉精多年屢禁不絕的感受來判斷,那麼海底撈自然還算是做的不錯的,甚至堪稱“業界良心”了。

而由於這種判識標準的不統一,前者認爲後者在比爛,後者認爲前者是空唱高調,這不正如怒斥“天天喝疙瘩湯”是“吹牛”一樣麼?這背後其實是公衆對食品安全的焦慮和期待,只不過這種期待而得不到滿足,焦慮卻無法舒緩,於是以一種類似“逆向吐槽”的方式發泄出來而已。

而銳評君認爲,正如“天天喝疙瘩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不用過年也能吃餃子”這些事情一樣,中國人獲得一個更高的食品安全也只是個時間問題。一方面法律法規不斷的完善,政府執法的不斷加強,讓食品安全在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消費升級已經開始,隨着消費水平提升帶來的更高消費需求,也自然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從而倒逼食品安全的提升。

而在這其中,媒體同行們擊濁揚清,對大企業進行監督,本身也是推動食品安全向前發展的一股助力,這要爲堅持在新聞一線的媒體同仁點贊。

或許,有朝一日,當食品安全變得像“天天喝疙瘩湯”一樣正常,關於海底撈的這種場論也就不可能發生了,屆時媒體臥底數月也終無所得,如今那些辯護言論也就成爲了記錄一個時代的笑談。

這種事情不能單靠幾個暗訪的人員來監督,餐飲行業是非常龐大的,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監督,是沒有辦法讓民衆吃的放心食品的,雖然知道這種事情不可能很快的結束,但還是希望這一天可以早點到來。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