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智慧生活>家居生活>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

家居生活 閱讀(3.02W)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致富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多人脫貧的首要目標,在國家的號召下致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致富的項目很多,下面介紹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1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發言的題目是:做帶動農民致富的領路人。

我叫孫學武,今年46歲,是撫民鎮青頂子村支部書記兼村長。幾年來,我從特色種植項目的引進和推廣上入手,幹給羣衆看、帶着羣衆幹,通過發展香菇、小粒黃和黑木耳,改變了全村的貧困面貌。截止目前,全村共發展地栽香菇370畝,小粒黃1400畝,黑木耳50畝,每年能純掙500多萬元,xx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5000多元,各項工作也走在了全鎮前列。下面,我把幾年來帶領大家艱苦創業,致富奔小康的經歷和收穫向領導和同志們作以彙報。

我們青頂子村以前是個偏僻的窮山村,我95年任村支部書記之後,想盡了一切辦法,做夢都想讓父老鄉親們快點富起來、讓村裏的局面好起來。可是村裏的基礎太差了,除了種糧食,沒有別的來錢道兒,窮得“叮噹響”;統籌提留根本上不來,村裏是債臺高築;很多村民都是“不服天朝管”的主,“偷雞摸狗”的時有發生;村幹部沒有威信,黨員也談不上啥帶動作用,他本身都窮啊。我琢磨着,要解決村裏的這些個事兒,首先得把經濟搞上去,羣衆致富了,才能買你的帳,一些難事兒才能都辦嘍。對於我們村來說,想快點改變現狀,就得選一些時間短、見效快的項目。我先後出去看了好幾次,最後選定了香菇、小粒黃和黑木耳這三個種植項目。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
  

先說說地栽香菇吧。搞種植業結構調整,對於祖祖輩輩都靠種糧爲生的農民來說,真是太難了,種一輩子大苞米了,你讓他種點別的,打死他都不幹。當時我就想,中不中我得自己先幹一下,不然我心裏也沒底兒。20xx年,我跑到遼寧新賓去,從菌料、用藥和各個技術環節上都仔細琢磨,看誰家種得好就進去問,也不管人家煩不煩,把技術學到手纔是真格的,當時真是厚了幾層臉皮。回來後,頭一年我試種了1畝,起早貪黑地扎進去整,年底一算帳,幹掙5000多塊,是種普通大苞米的10倍。第二年,我發動村社幹部、黨員和我的一些親屬跟着我幹,給老百姓趟個路子出來。第三年,全村地栽香菇弄了150畝,整個幹掙120萬,這個項目從此就推開了。

再說說“小粒黃”和黑木耳。“小粒黃”是從敦化德龍公司引進的,保底價是一塊七一斤,每畝能產500斤,去掉成本,能幹掙600塊,比一般大豆強多了,而一畝黑木耳能幹掙4000多塊。

這兩個項目又讓我動心了,我們村兒的地有勁,非常適合整這個。之後,我們選出村民代表到遼寧新賓、吉林敦化進行實地考察,增強了老百姓發展項目的信心。到實際乾的時候,其中的事兒也真不少。首先是買種、買藥、買原料。市場上有都是倒動這些東西的,但我信不着他們,錢不能讓人家掙去。

讓村民自己跑,我更不放心,別讓人給蒙了。於是,村黨支部選了幾個代表統一跑料,精挑細選,誰的質量好、誰的`價格低就買誰的,親自押車往回發,親手發到村民手裏頭,這麼整不僅準成,而且減少了村民的開銷,每畝能省三、四百塊。第二是搞好技術服務,讓村民知道怎麼整。我們村裏專門聘請了技術員,定期進行技術指導,發放資料。去年,我們成立了經濟作物種植協會和香菇種植協會,從產、供、銷等方面統一進行管理,既保護了村民利益,又促進了產業發展。

我任會長之後,在村裏選出了一名技術聯絡員,到廠家進行技術培訓,平時經常和廠家保持聯繫,出現問題及時指導,這樣更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產。第三是提供資金扶助,讓村民有錢發展產業。爲了扶持村民發展項目,我積極幫助沒錢的村民貸款,我去鎮農行貸款人家信得着我,敢貸給我,秋天撿完香菇換了錢之後,不用我說,全都自己還貸款去,都不差事兒,我也樂意替他們作擔保。幾年來,我一共幫村民貸錢100多萬,幫着村民發展“小粒黃”1400多畝,黑木耳50多畝,加快了致富步伐。

雖然產業發展起來了,但其中也真有不少難心事。就拿發展“小粒黃”來說吧。20xx年的訂單是700畝,我代表村裏去考察,在最後在訂單的價格上,可難壞了我,人家不把咱農民當回事,咱說話也沒力度,我也怕人家唬咱們,村民苦吧苦業地幹一年,如果掙不着錢,我心裏也過意不去。當時我啥也沒說,回來以後,我就找鎮領導出馬談判,最終定下了合理的價位。前年,我們訂單的價格是一塊三一斤,可是市場在變化,普通大豆漲到了一塊二!村民有想法了,有的來找我鬧情緒,可我也沒招兒,訂單價格也不是我說改就能改的。我就硬着頭皮磨着鎮黨委想辦法,後來鎮領導出面與公司談判,把價格硬是提了一毛五,我這才把心放下。可別小看這一毛五,全加起來就是爲農民增收5萬多塊!去年就行了,普通大豆一塊三,我們的“小粒黃”訂單是1400畝,價格是一塊八,這讓老百姓一下就掏上了、掙着了,也都滿意了。村民這回也領教了市場經濟的厲害,但這都是那些勤快認乾的。也有的村民懶,拿種香菇來說吧,他自己管理不到位,料沒弄好把菌捂了,就來找我,埋怨我,說我整的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遇到這樣的人,我也很生氣,但我這個人天生就是熱心腸,我就手把手地去教他,告訴他怎麼整能減少損失。平時我總得替他們想着,啥時候該種啥了、該拉鋸沫子、該打藥了。但一上秋,我就高興了,老百姓都揹着大筐上山撿香菇,你一問他:“幹哈去啊?”都笑呵呵地說“撿錢去!”看到他們富起來了,我真是打心眼裏往外高興。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2

致富不忘家鄉人。自從2005年被家鄉村黨總支引導參與“雙向帶動”工作以來,汪元龍把帶領羣衆共同致富當作自己的責任。幾年來,他先後帶領、介紹本村及周邊羣衆50多人在上海務工、就業,成功幫助他們擺脫了貧困,贏得了家鄉人民的交口讚譽。

同村村民曹益清,原本也有個幸福的家庭,可因家境貧寒,生活多年的妻子不願再和他一起過苦日子,離他而去了。面對年幼的女兒,曹益清只有默默流淚。汪元龍得知此事後,主動找到他,聘請他到自己的公司上班。現在曹益清不僅擺脫了貧困,還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居所。在汪元龍的資助下,曹益清的女兒大學畢業了,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說起汪元龍,曹益清總是說:“沒有汪總,就沒有我今天的好日子!”

同村村民俞友才,由於家裏人口多,土地又少,經濟條件非常差。兄弟三人,眼看着都到了成家的年齡卻因家裏窮而找不到對象。後經人介紹,俞友纔來到上海找汪元龍,汪元龍瞭解他家情況後,二話沒說便在自己公司給他安排了工作,後來俞友才的兩個弟弟也先後來到汪元龍的公司務工。經過幾年的打拼,兄弟三人不僅成當地的.有房有車的富裕戶,還成長爲公司的中堅力量。每當談起這些,俞家三兄弟都滿含深情地說:“要不是汪總的幫助,我們還在爲娶媳婦發愁呢!”

帶動農村村民搞致富 第2張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汪雲龍想到自己創業時得到社會和他人的相助,那麼自己就應該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他積極關注家鄉公益事業,關心家鄉發展。爲幫助家鄉改善交通條件,20xx年他捐資一萬餘元,爲合村村建樓村民組修通了道路,方便了該組村民出行和小孩上學;爲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他還先後多次出資請地方劇團演出;爲支持家鄉建設,汪雲龍利用自身的優勢,積(!)極向家鄉提供招商信息和發展項目,多次帶江浙客商來家鄉考察投資環境;爲幫助家鄉學子改善學習環境,20xx年汪雲龍向合村國小捐贈了數千元,用於改善教學環境。合村國小也爲此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汪雲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學校的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

20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當他看到有許多在校的學生被埋壓在廢墟中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於第一時間向災區人民捐款4000元,並響應黨組織號召積極交納“特殊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