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育兒經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5篇

育兒經驗 閲讀(3.04W)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

學習任務:

1、知道機動車尾氣對人類生活環境造成各種污染、危害。

2、學會選擇低碳綠色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

3、大膽自主設計綠色低碳環保出行宣傳畫,具有初步的環保低碳意識。

活動目標:

1、瞭解機動車尾氣產生的危害,知道摩托車、汽車等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

2、知道共享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瞭解共享交通的便利和注意事項。

3、選擇低碳綠色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具有初步的環保低碳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投放:

1、繪畫紙、蠟筆等。

2、視頻動畫,ppt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豬佩奇,你們平時是用什麼方式去幼兒園的呢?

小結:我們平時出行方式主要以走路、騎摩托車、電動車,乘坐汽車等等方式為主。

2、出示視頻,瞭解摩托車、汽車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

引導語:我們的好朋友小熊在馬路上發生了許多事情,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視頻裏發生了什麼?

小結:摩托車、汽車會排放大量的尾氣造成環境污染;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汽車、摩托車的鳴笛聲會產生噪音;車輛太多易造成堵車甚至引發交通事故等等,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破壞環境;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3、師幼討論,知道共享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

(1)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別的出行方式呢?能不能和其他人一同節約資源?可以怎麼做?

(1)小結:對了,我們可以和其他人資源共享。可以合作乘車,騎共享單車,乘坐地鐵,乘坐公交車、開新能源共享汽車等等多種環保出行方式。這樣的交通工具都是可以共享的交通工具。

(2)提問:綠色出行共享交通的出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3)小結:共享交通可以節約汽油資源,不堵塞交通,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資源。

4、製作“綠色低碳,共享交通”宣傳單,具有初步的環保低碳意識。

引導語:我們一起來共同製作宣傳單,把我們的綠色環保的共享出行方式宣傳給大家!

(1)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2)幼兒展示宣傳單,交流介紹。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選擇共享交通的出行方式外出。

活動效果:

當今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由最開始的步行、騎自行車逐步發展到騎小汽車、摩托車等等。現在廈門提倡綠色出行,生活中出現了許多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新能源汽車等等更為環保的出行方式。活動中幼兒通過師幼討論日常上幼兒園的出行方式,總結出走路、坐車、騎電動車、搭乘公交車等等方式。通過情景設計小熊上課引導幼兒瞭解瞭解機動車尾氣產生的危害。接着討論出共享交通的出行方式有哪些。最後通過幼兒自主設計綠色低碳環保出行宣傳畫,幫助幼兒形成環保低碳意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2

母親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幼兒真切地體驗母愛,並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母親的愛,我們設計了關於“母親節”的系列活動。在系列活動前,我們請家長與孩子一起準備一個盒子,但並不説明盒子的用途。然後,我們引導幼兒通過以下活動逐漸豐富這個“親親媽媽愛心盒”。

活動一媽媽,我愛你

目標:

1.通過談話及觀看錄像’,初步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

2.感受母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

3.嘗試用美好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準備:

1.錄像片《我在媽媽的懷抱裏》。

2.請每個幼兒收集一張媽媽懷孕時的照片,並問媽媽:“我在您肚子裏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您有什麼感受?”

3.請鄰班懷孕的朱老師參加活動。

過程:

1.師幼交談,引出課題。

師:知道什麼節日就要到了嗎?

幼:母親節就要到了。

幼:就是媽媽的節日。

師:母親節是所有媽媽們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想出各種方式為自己的媽媽過節。

2.觀看錄像,初步瞭解孩子在媽媽肚子裏時的有關情況。

師:每個小朋友都是媽媽的寶貝.是媽媽把你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媽媽真了不起。你們看.朱老師的肚子裏也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不久就要出生了。

幼:小寶寶在肚子裏吃什麼呀?

幼:小寶寶也要吃東西嗎?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看看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瞭解胎兒的孕育過程以及這一階段母親的辛勞。

師:你們看到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是怎樣長大的?

幼: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形狀,慢慢地就有了頭。

幼:然後開始長手和腳。

師: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不吃也不喝,怎麼會長大呢?

幼:媽媽要吃很多東西,把營養帶給寶寶。

幼:朱老師也要吃很多東西嗎?

朱:是的,有的東西朱老師不愛吃,可是為了給小寶寶提供營養.朱老師必須吃下去。

幼:朱老師,小寶寶在你肚子裏會動嗎?

朱:小寶寶長出小手小腳後,會在肚子裏伸伸胳膊踢踢腿,還會在肚子裏翻身呢。你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幼:朱老師的肚子好大呀,走路是不是很累?

朱:是啊,現在朱老師的肚子越來越大了,走路真有點累了,晚上睡覺總擔心壓着寶寶,連翻身都不敢,所以總也睡不舒服。我的小寶寶馬上就要出生了。

師:朱老師,等你生下小寶

寶後。我們一起去看你和小寶寶好嗎?

朱:好的,謝謝你們。

4.幼兒交流、分享媽媽懷孕時的情況。

師:朱老師懷小寶寶雖然很辛苦。但看起來很幸福,為什麼?

幼:因為朱老師很愛她的小寶寶。

師:朱老師懷小寶寶的辛苦樣子你們都看到了,那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媽媽在懷你們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你媽媽感覺怎麼樣?

(幼兒拿出自己媽媽懷孕時的照片進行交流。)

幼:媽媽懷我的時候肚子很大.走起路來很累。

幼:媽媽經常給我講故事,還和我説話。看,她笑了,因為她感到很幸福。

幼:媽媽説我經常在她肚子裏打拳。這時,她就摸着我的小手説“好寶寶別調皮”。

師:看着照片上你們的媽媽一個個都笑得很開心。她們懷你們那麼辛苦,為什麼還那麼開心?

幼:因為媽媽喜歡我。

幼:媽媽説我是她的寶貝,她最愛我了。

5.嘗試用美好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養育我們那麼辛苦,又那麼愛我們。我們用什麼美好的語言來告訴媽媽我們有多麼愛她呢?

幼:我要對媽媽説“媽媽辛苦了”。

幼:我要説“你是我的好媽媽”。

幼:我要説“媽媽,我愛你”。

師:今天回家,就請你們把這麼美好的語言講給媽媽聽,好嗎?以後我們每天都可以對媽媽説這些話。

延伸活動:

1.幼兒畫“我的媽媽”。

2.請幼兒收集一張和媽媽的合影。

3.瞭解媽媽的生日、喜好、對孩子的最大心願等相關信息,並牢記在心。

活動二我的好媽媽

目標:

1.利用自己的畫作來介紹自己眼中的媽媽,表達母子親情。

2.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分享。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媽媽的生日、喜好以及對自己的最大心願等。

準備:

1.幼兒寫生畫《我的媽媽》。

2.記錄用的紙、筆人手一份。

3.每個幼兒利用廢舊紙盒裝飾製作“親親媽媽愛心盒”。

過程:

1.激發幼兒介紹自己媽媽的熱情。

師:老師知道你們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好媽媽。現在就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們的媽媽,比如你的媽媽長什麼樣,在什麼地方工作,平時最喜歡幹什麼,生日是哪一天.媽媽對你的最大心願是什麼,等等。

2.幼兒分組交流“我的好媽媽”。

3.幼兒集中交流。

師: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媽媽?

幼:這是我畫的媽媽,她有着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頭髮。媽媽每天下班都要親親我。你們看,我把媽媽最大的心願記錄下來了,她希望我將來有出息,所以我畫了好多好多獎狀。

幼:這是我的媽媽,皮膚白白的,臉蛋圓圓的,總喜歡看着我笑。我媽媽最大的心願是,我能吃飯多一點,將來長得高一點。我愛我的媽媽。

4.為“親親媽媽愛心盒”添加“愛”。

師:這個“親親媽媽愛心盒”是用來收集習這些表達對媽媽的愛的物品的。你們想在裏面放些什麼呢?(與媽媽的合影,媽媽的畫像,媽媽喜歡讀的`書,等等。)

師:你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我提議每個人將媽媽的心願、生目、喜好等用圖畫或符號記錄下來.再把它們和其他材料一起放進“親親媽媽愛心盒”裏,好嗎?

延伸活動:

發動幼兒收集各種卡片,促使他們思考如何製作一張與眾不同的、能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卡片。

活動三心心相印

目標:

1.製作“心心相印卡”,藉以表達對來自媽媽的關懷的感受以及自己能為媽媽做的事情。

2.感受母子間的親情。

準備:

1.與幼兒共同商議決定為媽媽製作一張“心心相印卡”(正面是孩子印象最深的一件媽媽關愛自己的事,反面是孩子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

2.範例“心心相印卡”一張,心形卡片、油畫棒人手一份,彩色穗子若干。

過程:

1.組織幼兒觀察“心心相印卡”。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卡片上畫的是什麼。

幼:媽媽在為孩子燒飯。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反面是什麼呢?

幼:是孩子在端水給媽媽喝。

師:這時候媽媽臉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

幼:媽媽笑了,笑得很開心。

……

師:你們知道這張卡片為什麼要做成心形而且是雙面的嗎?

幼:因為媽媽很愛孩子,孩子也愛媽媽。

師:這張卡片一面代表媽媽愛孩子的心,另一面代表孩子愛媽媽的心,我們就將它取名為“心心相印卡”,好嗎?

2.幼兒交流各自的構想。

師:等會兒我們也要來做這張卡.請你們先想一想、説一説你會在卡片兩面分別畫上什麼。

(很多幼兒積極地表達了自己的構想,他們有的想畫為媽媽疊衣服.有的想畫幫媽媽擦地,還有的想畫為媽媽捶背捶腿,等等。)

3.幼兒製作賀卡。教師提醒幼兒想好自己要畫什麼,突出主要內容,並注意佈局。

4.繼續為“親親媽媽愛心盒”添加“愛”。

師:我們把賀卡悄悄地藏在盒子裏,先不要告訴媽媽,等到母親節那天再送給媽媽,給媽媽一個驚喜,好嗎?這可是我們的祕密。

延伸活動:

1.商量並製作母親節活動海報。

2.組織孩子們在舞蹈房佈置活動環境。

3.幼兒分工,準備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

活動四歡歡喜喜母親節

目標:

1.準備並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感受温馨的節日氛圍。

2.為媽媽送上充滿濃濃愛意的“親親媽媽愛心盒”,加深母子親情。

準備:

1.“親親媽媽愛心盒”。

2。製作並張貼大海報;製作邀請函邀請媽媽參與活動,講清時間和地點。

3.佈置活動場地:

(1)製作背景畫面――歡歡喜喜母親節。

(2)座位安排:內圈為小椅子,外圈為大椅子,母子一一對應入座。

(3)準備茶水、點心、紙巾、幕布、手印畫材料等。

4.人員分工:迎賓員、招待員、主持人。迎賓員佩戴綬帶,招待員戴工作帽,主持人簡單化粧。

5.音響設備,抒情音樂的錄音帶。

過程:

1. 迎接媽媽。

由迎賓員引領媽媽們入座。主持人: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們有媽媽的愛。我們天天享受着媽媽辛勤的付出,在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現在,我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今天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好好地為我們的媽媽服務吧。

(請幼兒端上準備好的飲料、點心讓媽媽們品嚐,並與媽媽們自由交談。)

2.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主持人: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是媽媽們的節目,讓我們把最美的歌聲獻給媽媽。請聽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集體唱。)

3.親子游戲。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做幾個遊戲。請老師來介紹遊戲規則。

遊戲一:寶寶的呼喚

師:請所有的媽媽上來,背對着犬家。老師任意摸一位小寶寶的頭,這個小寶寶就叫兩聲“媽媽”.如果媽媽聽出來是自己寶寶的叫聲.就請舉起手來。

遊戲二:媽媽的手

師:剛才媽媽聽了寶寶的聲音.都能猜出誰是自己的寶寶。現在,請寶寶來找找自己媽螞的手。請媽媽站在幕布後,將手伸在幕布外面。小朋友上來仔細觀察,找一找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等所有的人找到以後,主持人會將幕布拉開.小朋友看看是否找對了。(遊戲分批進行。)

4.親子製作:大手牽小手。

媽媽和孩子先後在紙上印上手印.使其部分重疊,然後沿輪廓剪下手印,製成“大

手牽小手”,寫上“某某和媽媽”。

5.給媽媽獻愛心。

主持人:為了迎接母親節的到來,我們小朋友一直在想辦法為媽媽準備節日禮物。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禮物,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親親媽媽愛心盒”。現在請大家將禮物送給媽媽吧。

(音樂響起,孩子們給媽媽送上“親親媽媽愛心盒”,並與媽媽相擁着觀看盒中的禮物,享受愛的快樂。)

6.集體朗誦。全班幼兒一起朗誦創編的兒歌《媽媽,我愛你》(在靜靜的夜晚,我依偎在你身旁。/親愛的媽媽,你叫我快快長大。/你説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好。/我説:來了,來了,我是你的小寶貝。/媽媽的懷裏最温暖./你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全給了我,/讓我大聲地説:“媽媽.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全體媽媽和全體幼兒合影。

2.孩子和自己的媽螞合影。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生活用品的用途,並能夠按用途進行分類。

2、知道現代生活用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3、體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向爺爺奶奶詢問並記錄以前人們洗頭、洗澡、洗衣服、燒飯、取暖、降温等使用的生活用品。

2、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生活用品實物或圖片。

3、幼兒用書:《生活用品又多》。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常見的生活用品。

教師引導幼兒説出生活用品的名稱和用途。

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生活用品,它們有不同的用處。如洗滌用品、廚房用品、個人清潔用品、家用電器等。

2、幼兒交流調查結果。

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並在集體面前介紹。

引導幼兒比較以前的生活用品和現代生活用品的`不同之處。

3、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感受現代生活用品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幼兒閲讀幼兒用書,並和同伴交流。

幼兒集體交流、討論:現代生活用品既豐富又方便。

教師小結:

現在,人們發明和改進了許多生活用品,這些用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活動反思:

生活用品是幼兒在生活中最熟悉的,在活動前,我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生活用品事物或者圖片。通過活動,幼兒感受到了現代生活用品的方便,快捷,感受到科技的進步。我覺得開展這類的活動,需要發揮孩子的力量,收集生活用品,結婚遊戲開展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4

設計思路

在“我自己”這個主題中,要求幼兒瞭解身體各個部位,感受身體的變化:在幼兒園的各類大帶小活動中體會“我在長大”。成長,不僅指身體的變化,大班幼兒還會對自己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感受,因此他們獨立自主的願望也會在主題進行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教材《生活活動》等都明確指出: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見,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發展,使他們具有自信、自主的生活態度是幼兒階段重點培養目標之一。迴歸生活是教育的本質,“雙休日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已經醒了”是幼兒常常碰到的事情,於是,我抓住生活中常見的點,設計了“小鬼當家”活動。

活動藉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展,通過觀察課件上的線索,猜測明明在家發生的事情的過程,發展幼兒觀察、記憶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説,觀察細小的線索,推斷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一定難度,尤其推斷一系列有前後關聯的事情對他們的邏輯思維是一個挑戰。所以,本次活動將明明做的事情分成三個層次,即對比判斷→記憶判斷→推理判斷,整個過程由淺及深。同時,藉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讓幼兒通過“人機互動”的操作進行驗證,加深印象,促進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整個活動還滲透了幼兒情感的培養,先説説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後在情境解讀的過程中萌發長大了能獨立照顧自己的願望。最後,又將活動迴歸到現實生活,把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説説“生活中我可以怎麼做”,讓幼兒產生踐行的願望。活動還要求幼兒將觀察和判斷的結果連貫、清晰地表達出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課件中的線索,嘗試合理判斷可能發生過的事。

(這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旨在通過觀察課件上的線索,猜測明明在家發生的事情的過程。特別提到了“仔細”,體現了關注幼兒觀察和判斷推理能力的發展。)

2.在情境解讀過程中,萌發長大了能照顧自己的願望。

(這一目標的設定着眼於幼兒的情感培養,引發幼兒迴歸生活、關注自己的經驗、產生踐行的願望。)

活動準備

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星期六的早晨,爸爸媽媽還在睡夢中,明明一個人醒了。他想:“我已經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讓爸爸媽媽多睡一會兒吧。”讓我們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活動的開始部分採用故事導入的形式,主要是讓幼兒能快速進入故事情境,引發對故事內容的興趣。】

2.重點提問:接下來,明明會做些什麼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重點提問讓幼兒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引發幼兒的思考。】

3.關注點:幼兒繼續觀察的興趣。

二、對比判斷

1.觀察衞生間課件。

【設計意圖:讓幼兒通過對兩張圖片的對比,尋找不同,從而推斷髮生的事情。】

2.重點提問:

(圖1)這是明明家的什麼房間?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明明在衞生間裏做了些什麼事情。

3.關注點:

幼兒能否通過尋找細微變化來判斷明明在衞生間裏做的事情。

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渡。

三、記憶判斷

1.觀察卧室課件。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需要運用短時記憶,尋找不同,進行推測。其難度比上一環節有所增加。】

2.重點提問:

看看這是明明家的什麼房間?為什麼?

説説明明在房間裏玩了些什麼內容?

3.重點關注:

幼兒有意記憶的運用。

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度。

四、推理判斷

1.觀察廚房課件。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也是整個活動的難點,幼兒需要觀察並沒有直接呈現事情過程的圖片線索,推測一系列有前後關聯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要對過程進行假設,通過排除假設,找到合理的答案。這對幼兒的思維是一個挑戰。我們藉助了腳印,給幼兒搭設了台階,通過腳印幫助幼兒關注到明明可能停留過的地方,以此推動幼兒思考。】

2.重點提問:

最後我們來到明明家的什麼房間?

明明會在這裏做什麼呢?

明明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呢?

3.重點關注:

幼兒如何根據腳印的線索來推測有前後關聯的事情?

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五、延伸活動

1.引發經驗、迴歸生活。

2.重點提問:

雙休日你們有沒有比爸爸媽媽先起牀呢?你們是怎麼做的?

3.關注點:

幼兒繼續表達的興趣。

大膽表達自己的'經驗。

點評

獨生子女是家庭的“小太陽”,是被重點呵護的對象,在成人的過度包辦下,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薄弱。

“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幼兒階段的重點培養目標之一。

在“我自己”主題中,教師創設了“雙休日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已經醒了……”的生活情境,將日常生活中幼兒熟悉、經常碰到的事情,如洗漱、準備早餐等內容,設計成“小鬼當家”的活動,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這樣的設計凸顯了集體學習活動迴歸幼兒生活的特色。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製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課件,吸引並推進幼兒的發展,是本次學習活動的又一個亮點。唐老師將一些“生活自理內容”,以形象化的畫面(線索)呈現,真實、立體的生活畫面,實實在在地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設計層層推進。活動設計從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到運用“對比判斷、記憶判斷、推理判斷”,環環緊扣,每一環節的設計,都體現了教師對大班幼兒年齡、認知、思維等特點的把握,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教師瞭解幼兒、善用方法的教學智慧。

師幼互動平等有效。從活動現場看,教師在與幼兒的互動交流中,真誠用心地傾聽,接納幼兒的想法;饒有興趣地追問,刺激幼兒的思維,如在推理判斷“明明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呢”時,引領幼兒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大膽猜測;當幼兒觀點出現分歧時,教師沒有急於迴應,而是鼓勵幼兒説説各自的理由,引發同伴之間的互相質疑,在此基礎上產生認同,直到達成共識。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表達、推理、質疑等諸多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

活動名稱:

我眼中的春天

年齡段和領域:

大班社會領域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有目的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2.學習運用各種方式記錄和表徵自己的觀察結果,並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看、聽、聞,感知春天到來時動植物的變化。

活動難點:

幼兒運用各種方式記錄和表徵自己的觀察結果,並能與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有春遊的經歷。

2.歌曲《春天在哪裏》:教學課件:記錄表格: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表演歌曲《春天在哪裏》,請幼兒説一説歌曲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自由發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小結:春天有紅的花,綠的草,還有會唱歌的小黃鸝。

(二)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1.課件出示表徵表格,教師分析表格內容。小組討論並表徵。

2.小組之間討論交流,並用繪畫的方式表徵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組分享交流。

小結:小朋友看到大樹找出了綠葉,各種花都開了,而且還能聞到花香。小燕子嘰嘰喳喳的聲音真好聽。

(三)激發幼兒與同伴一起春遊的慾望,增進小朋友之間的友誼。師:小朋友,你們眼中的春天真是太美了,老師的眼前呈現出一片美景,那你們想不想出去春遊?(想)那你們快約上你們的小夥伴一起出發吧,出發前你們一起説一説你們的春遊計劃吧。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觀察、記錄春天的變化,將不同時間段的觀察結果進行對比,感知春天的變化過程。

課後反思:

活動在孩子們愉快的討論中結束,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們是説得開心,學的快樂的,本次活動是圍繞合作這個概念而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鬆活波的,從活動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容是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的,活動通過幾個亮點有效促成預設目標的達成。

首先是材料的準備和利用,自制的表格,幼兒能夠看明白,操作起來簡單明瞭。自制的多媒體課件,畫面簡單明瞭,用幼兒自己的照片,吸引他們得注意力,能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另外配上聲音,幼兒的興趣很大。這個環節,教師無需作多的解釋,直觀教學法,讓幼兒較好地掌握了知識,達到預設目標。

其次,就是為孩子們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在活動中,我始終以一個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幼兒活動,與幼兒一起探索、學習。在一些過度環節,我也做了巧妙設計,環環相扣、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活動流暢。如:在開始部分,讓幼兒通過欣賞自己春遊的照片,説一説自己發現的春天時什麼樣子的。多媒體課件“我眼中的春天”,直觀易懂,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在為春姑娘送禮物環節,幼兒運用各種形式為春姑娘送禮物,幼兒表徵環節,幼兒畫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春天。

最後,本次活動遵循了由淺到深的原則,對於重點和難點,我運用了一些啟發性、開放式、遞進式的提問進行處理,這種提問方式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也使活動更活潑有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 學念兒歌,能用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 通過保護花瓶,來加深對瓷器易碎特性的體驗。

▲ 在用花瓶插花養花的操作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 參觀瓷藝室,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瞭解花瓶的用途。

▲ 幼兒已有觀察教師用花瓶養花的經驗。

▲ 每人實物花瓶一隻,鮮花一枝,手工枝葉一枝,裝好水的礦泉水瓶一隻。

活動過程

▲ 小朋友們當老師。

——教師出示一束鮮花:“快過年了,我想在家養些鮮花讓自己的新年更美麗,心情更愉快,把它放在什麼地方養呢?”

——“小朋友能教教我怎麼用花瓶養花的嗎?”。

▲ 老師學的真認真。

——教師根據兒歌的內容和養花的`步驟,邊向幼兒請教邊將鮮花養在花瓶之中,以此幼兒理解兒歌,為學習朗誦做鋪墊。

——教師故意失手,讓幼兒觀察花瓶險些打碎,引發幼兒討論:瓷器的花瓶很容易摔破,我們要怎樣拿,怎樣做,才不會把它們摔破呢?

——“我明白了,用花瓶養花的方法是這樣的,小朋友聽一聽,我説的對不對?”教師將兒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 小小花匠忙又忙。

——教師與幼兒一起一邊用花瓶插花、養花,一邊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用手工枝葉裝飾自己的花藝作品。

▲ 放在哪裏最漂亮。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花藝作品作為新年禮物,送給其他班的老師和小朋友,為他們送去美麗的新年祝福。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

一、教學背景

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於是,南丁格爾就潛心改善病室的衞生條件,並加強護理,增加營養。半年之後,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2.2%。這一事蹟傳遍全歐。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鑑於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0年逝世後,國際護士理事會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5.12”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國際醫務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定的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目的在於激勵廣大護士紀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或促進健康,它是結合科學、倫理與藝術的一門學科,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不斷的自我充實,以培養護理人員事業的素養和樂觀進取的精神。

護理戰線上的“白衣天使”以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了每一位患者,學習和發揚近代護理學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南丁格爾是英雄,是我們護士的驕傲,她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英磅的正背面,這位1820年出生的護士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搶救傷員的動人事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的記理人員,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為培育更多的跨世紀的南丁格爾式的護士而共同努力吧!

二、教學目標

1、瞭解護士節的來歷,學會尊重護士。

2、懂得一些自我保護和護理的方法。

3、瞭解護士的工作,懂得關心護士。

三、教學準備

在教室裏張貼一些護士幫助病人護理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

瞭解護士節的來歷。

1、你們知道5月12日是什麼節日嗎?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2、老師來告訴大家是“護士節”,你們都猜對了嗎?

3、那你們來想一想為什麼會有護士節呢?(幼兒討論)

4、教師講述護士節的來歷。幼兒聽聽是為什麼有這個節日的。

活動二:

瞭解護士的工作。

(一)、小朋友們知道護士阿姨上班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快速聯想:1、當小朋友生病時護士阿姨做些什麼?(打針、量體温等等)

2、請班上一個小朋友瞭解到的有關護士的工作講述給大家聽?

(二)討論:如果小朋友是一名小護士,你是怎樣來對待病人的?

1、先討論再個別幼兒回答。

2、教師講述護士的工作情況。

活動三:

邀請護士講解護士的工作。

(一)、今天我們請來了我們幼兒園的晨檢護士來給我們小朋友講一講她的工作。小朋友們大家一起來歡迎她。

1、小朋友們看看倪老師穿着怎樣的`衣服?頭上還帶着什麼?(白大褂、白色扁形帽)教師引導幼兒認識護士的服裝。

2、護士穿着這樣的服裝就準備工作了,我們請倪老師來説説她的工作。

3、護士講述自己的工作。

4、幼兒聽後評一評護士的工作是怎樣的?

5、教師小結:護士的工作很辛苦,她們看到有病人就幫助病人護理,也穿者白色的衣服工作,所以我們都稱她們是“白衣天使”。

(二)、小朋友們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1、請大家一起來説説我們要怎樣來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2、幼兒派代表來説一説。

3、由倪老師教給大家怎樣來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活動四:

觀看護士工作的一段錄象。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護士在工作時的一段錄象。

2、讓小朋友們從錄象中看出護士工作時的認真、耐心、細心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剪紙是源於中國的民間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感知剪紙藝術的豐富。

2.敢於結合自身的經驗大膽創作剪紙作品,製作冊子贈予老師。

3.熱愛剪紙藝術,樂意運用剪紙的表達方式感謝老師。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日常裝飾用:福祿喜壽、窗花等裝飾好的場景。

2.剪紙工藝品、自制剪紙禮品盒、自制賀卡若干。

3.剪紙舞蹈視頻一段。

4.教你學剪紙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音樂聲中參觀剪紙作品展覽,談話發現剪紙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幼兒參觀剪紙作品展覽。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新的剪紙作品,請你們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交流看到的剪紙作品。

教師:誰來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剪紙作品?平時在什麼地方見過它?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誰也來繼續分享一下你看到的?

教師總結:

原來剪紙作品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為平時裝飾,也可以作為禮品贈送,還可以變成好看的舞蹈、動畫片,作為手工遊戲還可以讓我們心靈手巧。

通過談話、觀察畫面,瞭解剪紙源於中國,激發自豪感。

1.討論剪紙的源起。

教師:你們知道剪紙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嗎?

2.出示照片,激發幼兒自豪感。

教師:瞧,他們都在幹什麼?還有誰也在學剪紙呢?小朋友心裏感覺怎樣?

幼兒剪紙製作紀念冊。

1.出示冊子,激發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製作剪紙作品。

教師:大班小朋友馬上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特有的本領來給幼兒園和老師留份紀念呢?這是老師準備的冊子,我們把製作的剪紙作品放進來送給老師怎樣?

2.幼兒設計、製作剪紙作品。

舉行贈送儀式,鼓勵幼兒繼續學習剪紙並將之發揚光大。

1.音樂聲中舉行贈送儀式。

2.以老師的贈言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家園聯繫:

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幼兒繼續玩一玩剪紙手工活動。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設計窗花的剪紙,讓學生在學會窗花剪紙方法的基礎上,嘗試為大運設計剪紙,深化學生感悟民間藝術的特殊魅力。結合大運進行剪紙,這是教學的一個亮點。去繁就簡,滲透奧運內容,讓學生融入奧運的氛圍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時刻感悟民族藝術的源源流長,加強學生的愛國之情。並在學習中提高美術技能技巧,動手能力。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跟上課堂,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總的來説,還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不足:

1 、還有及少部分學生對摺疊紙的方法還不太清楚。

2 、學生在畫稿的時候掌握不了總體的結構,畫得不夠協調。也説明了學生的美術基礎有待進一步提高。

3 、有部分學生工具不好,也就很難達到同步進步的理想效果。

4 、在老師的示範教學之後,當要求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改變部分圖案的造型時,難通過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即畫不出自己想要畫的圖稿。

改善:

1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多給學生介紹剪紙圖案的畫法提高畫圖稿的水平。

2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靈活改變剪紙圖案中的部分造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

設計思路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標誌,標誌隨處可見,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標誌的不同含義,並初步學會運用標誌。養成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

2、通過看看,説説,做做,讓幼兒瞭解標誌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配合進行教育活動的多媒體課件,幼兒製作標誌的紙、筆等、供幼兒張貼的標誌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裏有些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

2、教師小結:看到了這些標誌,就知道這是哪裏了。標誌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紅“+”,就知道是醫院,看見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兒園……

3、請幼兒觀看課件中的標誌,並説出你在哪見過?它告所我們什麼?(教師可為幼兒準備一些交通標誌、安全標誌等)

4、請幼兒説出自己還見過什麼標誌?

5、請幼兒討論這些標誌應該張貼在什麼位置?

6、觀看多媒體課件,啟發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誌貼在這裏合適嗎?

7、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誌,每種標誌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隨便亂貼,必須貼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請幼兒自由選擇標誌,到適合的位置進行張貼。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説説、做做,是幼兒瞭解了標誌的不同含意,並學會了運用標誌,知道張貼標誌應選擇適合的位置,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標誌。使幼兒在生活中養成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在平時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標誌。

2、幼兒園需要標誌嗎?哪些地方需要標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

思路:

夏夜本來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豐富的。每當一縷夏風伴着和諧美妙的蛙聲、蟋蟀聲縈繞於耳畔時,便會激發起孩子們對夏夜的探究興趣。為了讓孩子更進一步地發現夏夜的有趣與熱鬧,我們從夏夜裏的聲音着手,讓幼兒感知夏夜裏的各種聲音包括(室內、室外),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我們通過為孩子創設一個美妙有趣夏夜的情境,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讓孩子們從感知聲音——表演聲音——想象聲音——營造聲音,通過表演、想象、動手動腦等多種遊戲活動使孩子感受到夏夜的熱鬧與有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感知、表現夏夜裏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讓幼兒感受夏夜的熱鬧。

2.能通過各種的聲音想象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種滅蚊蠅的方法,讓幼兒感受滅蚊蠅的快樂與有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資料(蟋蟀聲、蛙聲、蚊蠅聲、知了聲、雷聲、喝飲料聲、電風扇、拍蚊聲等)。

2.蟋蟀、青蛙、蚊蠅、知了等圖片。

3.各式蚊蠅拍、硬紙板、皺紋紙、軟皮線、廢舊飲料罐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夏夜的草坪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快找它在哪兒?(讓幼兒傾聽各種聲音,尋找小動物。)

2.讓幼兒感受夏夜的草叢中熱鬧的聲音。

(1)通過歌表演、創編等活動自由模仿表現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通過此環節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創編能力。)

(2)讓幼兒交流自己喜歡什麼聲音?不喜歡什麼聲音?為什麼?

(3)讓幼兒正確處理各種小動物。(讓幼兒憑藉以為以往的生活經驗來,區分益蟲與害蟲加深對個各種蟲子的認識。)

3.利用雷聲將幼兒引入室內場景。

4.通過傾聽各種聲音讓幼兒想象、討論、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通過提供各種室內的聲音,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間,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能力。)

5.針對蚊蠅聲讓幼兒討論如何來消滅蚊蠅。

(1)讓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來製作各種滅蚊蠅的工具。(給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幼兒進行滅蚊蠅活動,感受滅蚊蠅的有趣,在劈啪劈啪聲中感受滅蚊蠅的熱鬧。

6.在滅蚊蠅後,讓幼兒隨着悠揚的音樂安靜的入睡。(動靜交替,使幼兒享受到熱鬧的滅蚊行動之後那份獨特的安寧,體驗無比的成就感。)

活動反思:

1、設計活動時,我對教材的特點、目標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慮,但是缺乏對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的預設,缺乏隨機性的教育,幼兒每次朗誦到“夏天的歌,在哪裏?蟈蟈蟈,在綠綠的草叢中(裏)。”孩子每次都把“中”講成“裏”,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2、圖標雖然在我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但當它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幼兒,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通過圖標來學習,這是我缺乏考慮的。

3、整個活動的過程可以再開放一些。有些環節的主動權可以交給孩子。

小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鬧元宵的活動之一:劃旱船,豐富幼兒我國民俗文化的知識。

2、學習劃旱船的`表演方法,培養幼兒的表演興趣。

3、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舊蛋糕盒兩個,大小適合幼兒套在身上當“船”,一米長的小棍兩根當“槳”;鉛筆、剪刀、電光紙若干。

2、鼓一,鈸一副。

幼兒情況分析:

元宵節幼兒看鬧元宵已經積累了一些感官經驗,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製作旱船、親自學習劃旱船,大家一定會很感興趣。注意兩人之間的合作,正確、安全地使用剪刀。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鬧元宵的隊伍裏都有哪些表演?請你來學一學好嗎?(唐僧師徒、鑼鼓、扭秧歌、趕毛驢、大頭娃娃、踩高蹺、划船……)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見聞並模仿。

2、當幼兒模仿劃旱船時,給幼兒套上舊蛋糕盒當船,用木棍當槳,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

3、我們的旱船還不夠漂亮,我們一起來設計、打扮一下,然後再來表演。

(1)先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裝飾,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簡圖。

(2)討論:怎樣用電光紙剪出“流蘇”?剪到紙的一半,不能剪到頭;間隔要均勻才漂亮。

(3)討論:怎樣才能剪得均勻?用鉛筆先畫出線條(錯誤控制線),沿着線條剪。

(4)兩人結合,分工合作,一個畫,一個剪。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正確使用鉛筆和剪刀。

(5)幼兒剪好後,教師協助沿“船”邊貼好,同時裝飾一下船槳。

4、教師示範怎樣划船,怎樣“坐船”,講解表演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兩人眼神的交流,路線要走曲線,“坐船”人緊跟划船人,身體自然、協調地動作等。

5、請幼兒分組表演,加上鑼鼓伴奏。對幼兒表演中的問題及時糾正。

6、評出“最佳划船手”,最佳“坐船人”。

延伸活動:

1、將自制旱船和船槳放在區角,供幼兒繼續練習。

2、增加秧歌、大頭娃娃等表演內容,讓幼兒模仿鬧元宵。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瞭解藏族、蒙古族、壯族地區著名的自然風光及風土人情。(重點)

2.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及民俗文化。(難點)

3.感受祖國風光的美麗,欣賞、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有關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風景的視頻和圖片。

2.音樂:《天路》、《賽馬》、《山歌好比春江水》

經驗準備:

幼兒的旅遊經驗、對少數民族地區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有關資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動過程:

1.創設“藏族遊”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風土人情。

(1)幼兒隨教師乘坐“青藏鐵路”去拉薩,ppt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窗外”的風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風光。

(2)由配課教師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達,邀請幼兒一起跳鍋莊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熱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討論青藏高原的瞭解。

提問:青藏高原的風景有什麼特點?哪裏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結:青藏高原的天藍雲白,雪山連綿,布達拉宮壯觀雄偉、珠穆朗瑪峯為世界第一高峯。

2.播放視頻“青藏鐵路是怎樣煉成的”,引導幼兒加深對青藏高原的瞭解,知道青藏鐵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對藏族人民的重大意義。

提問:通過這個視頻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鐵路的修建遇到了什麼困難?你想對工人叔叔説些什麼?

小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氣稀薄,人們隨時會因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們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將青藏鐵路修建完成,他們是祖國的驕傲!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瞭解蒙古族地區的遼闊景色及風土人情。(1)在歡呼聲的音樂中,引發幼兒猜想,引出那達慕大會。引導幼兒“聽,人們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隨即出示圖片“摔跤”引導幼兒觀察,引發幼兒對蒙古族人民的活動的探究。

(2)播放視頻“那達慕大會”,幼兒分組交流,教師梳理提升。提問: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愛哪些運動?

小結:蒙古大草原一望無際,牛羊成羣,萬馬奔騰。那達慕大會是人們的傳統節日,有騎馬、摔跤、射箭三項競技項目。

(3)出示弓箭、馬杆、五彩項圈等道具,播放《賽馬》,幼兒參加“那達慕”大會,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動的有趣。

4.出示“對山歌邀請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體驗壯族地區風景及文化。

(1)通過ppt出示邀請函,引發幼兒對壯族風情的探究興趣。

提問:“誰發來的邀請函,邀請我們去對山歌?“你知道她是哪個民族的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進行自由表達。

(2)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引導幼兒觀看、講述和分享。

幼兒自由講述分享,老師進行提升小結:“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態各異,灕江的水又清又靜,江上倒影,靜美如畫。

(3)欣賞“對山歌”,感受壯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劉三姐和二郎哥對山歌的經典片段,引導幼兒瞭解對山歌是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唱歌,開頭要託長腔“喊山”,以引起別人注意。

(4)幼兒學唱對山歌,體驗對山歌的有趣。

請男孩和女孩站在兩個“山頭”,隔着灕江水進行對山歌活動。

鼓勵幼兒進行歌詞創編,讓幼兒在欣賞和創造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壯族風情的理解。

(5)幼兒隨教師邊唱山歌、邊划船參加“對山歌”活動,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在班級創設“民族大舞台”、“民族風情村寨”等區域,引導幼兒加深對少數民族民族風情的瞭解,提供幼兒展示平台。

大班社會活動《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課後反思

1.關於幼兒經驗缺乏的難點解決。

由於活動前對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做了充分的瞭解,因此通過活動前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相關民族的資料、區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們在活動前獲得了部分相關民族的信息,為活動的展開做了良好的經驗準備,這是活動得以順利展開和孩子們充分參與、表達的前提。但是孩子們收集到的是相對零散的經驗,形式上大多是通過圖片、視頻的認知了解,缺乏參與性,因此在活動中,我以“民俗之旅”為線索,以“歌”為媒,以鐵路、馬、船等當地特色的出行工具為“過渡”,引導幼兒在唱唱、跳跳、看看、説説、比一比、演一演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感受了解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這些遊戲情境的設置並加上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結合的效果,使孩子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幼兒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感受祖國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關於教師主導仍然較多的思考。

為了讓孩子們獲得更加直觀的瞭解、更好的遊戲體驗,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以“旅遊”為線,以“導遊”的身份引導和參與孩子的活動,這種模式雖然能夠很好地帶動幼兒參與活動,獲得較好的認知、體驗,但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以教師為主導的場面,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對缺乏自主探索的機會。為此我反思,應該在什麼環節加以放手?怎樣創設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圍讓孩子更好地表現自己?如何通過更豐富的材料的提供為幼兒提供自由探索的機會?在下一步的構想中,我將將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動中,充分的尊重幼兒,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更好地體現“兒童本位”的教育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1號是國慶節,理解國慶節的含義。

2、感受祖國的巨大變化,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經歷過國慶節,對國慶節有一定的印象。

課件準備:《開國大典》紀錄片視頻;“祖國的過去和現在”組圖;《歌唱祖國》歌曲視頻。

活動過程

師幼談話,幫助幼兒回顧國慶節的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都記得自己的生日嗎?

——你知道10月1日是誰的生日嗎?(祖國媽媽)

——這一天是什麼節日?(國慶節)

——在國慶節這天,大家是怎樣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的?

小結:每年的10月1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國慶節。在國慶節這天,街上會掛着好看的裝飾;人們會舉行升旗儀式,一起唱國歌;我們還可以從電視裏收看精彩的國慶晚會……這些都是大家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的方式。

播放紀錄片視頻《開國大典》,引導幼兒瞭解國慶節的含義。

——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麼?

——毛主席説了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是什麼意思?

小結:這個視頻記錄了我們國家成立時的真實畫面,在這個視頻中,毛主席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代表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紀念我們的國家成立,把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慶節。國慶節是紀念一個國家成立的日子。

出示組圖“祖國的過去和現在”,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的變化,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從過去到現在,祖國媽媽發生了什麼變化?

——看到這些變化,你有什麼樣的感覺?(自豪、開心)

小結: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祖國媽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好。我們能夠擁有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祖國媽媽的發展,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開心和自豪。

播放歌曲視頻《歌唱祖國》,引導幼兒感受、欣賞,萌發愛國情感。

——歌曲中都唱了什麼?

——聽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這首歌曲歌唱了我們美麗的祖國媽媽。我們的祖國媽媽有着寬廣美麗的土地,有着英雄的人們。聽完這首歌,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因為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每個小朋友都應該記住祖國媽媽的生日,在國慶節到來時為我們的祖國媽媽説上一句“生日快樂”,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畫筆、畫紙,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慶祝國慶節的到來。

日常活動

準備裝飾材料,與幼兒一起佈置教室,為國慶的到來做準備。

家園共育

請家長共同配合,給幼兒講述中國的變化,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4

活動意圖:

5—6歲的幼兒對周圍環境事物開始有了較穩定的態度和情感。但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仍然是零碎、粗淺的。以幼兒生活附近的橋為主題與幼兒共同關注橋的演變。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作用……有利於幫助幼兒形成對家鄉橋的具體印象,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瞭解橋的演變。家鄉橋在城市中的大概分佈位置。

2、學習記錄、統計,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3、萌發幼兒親近家鄉,喜愛家鄉的情感。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尋找熟悉的家鄉橋在城市地圖上的大概位置(通過教學輔助課件和教師引導完成)。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通過收集我家附近的橋。瞭解自己熟悉的橋座落在城市的具體位置。

2、能力準備:具備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3、心理準備:樂羣、樂學。

4、材料準備:

①橋的謎語課件

橋的演變課件

有代表性的橋在城市中的分佈位置課件

②畫橋、做橋材料

③統計表、家鄉橋樑圖片、自繪城市地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橋"的謎語課件引入主題

謎面:駝背公公,力大無窮,駝的什麼?車水馬龍!幼兒猜謎底。

二、閉眼快速畫"橋"(粉筆畫)瞭解自己頭腦裏儲存的橋的印象。

三、講述"橋的演變"故事"課件演示"

師: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沒有橋。被風吹倒的大樹正好橫搭在河兩岸,人們從上面走過去很方便,這就成了最早的橋。接着人們試着用藤條、木板來做橋,於是有了懸在河上的吊橋。人們還試着用石頭壘成橋洞,石頭被擠成橋洞很牢固,這就成了石拱橋。後來人們又試着在河面上立橋墩鋪石板搭橋,於是在很寬的河面上也能搭橋了。現在人們已經會造各式各樣的橋啦。有聯結交通要道的石橋、鐵橋、鋼索橋;有緩解交通的立交橋、人行天橋;有休閒娛樂的風雨橋、涼亭橋、吊橋。

四、討論家鄉的橋

師:我們家鄉恩施也有各式各樣的橋

問題一:你知道我們恩施有哪些橋?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橋?你家附近有什麼橋?

問題二:尋找熟悉的典型的橋的位置。先找幼兒園附近橋的位置,再找幼兒最熟悉的橋在城市地圖中的具體位置。猜測自己不熟悉的橋可能在城市的.什麼位置。課件一一驗證,並通過把自己熟悉的橋貼到城市地圖相應的位置,記錄、提升幼兒對家鄉橋的整體認識。

問題三:分小組統計"自己最喜歡的家鄉橋",説一説喜歡的原因。

五、談話"家鄉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結家鄉是中國健康旅遊基地。家鄉山高、水好、神奇美麗,為了給來恩施旅遊的人帶來方便我們還會新建、改建許多橋。

六、一起動手做橋吧!

途徑:

①用身體搭橋

②用畫紙設計橋

③選擇材料搭橋

活動反思:

《家鄉的橋》是四(上)第六單元的課文,是一篇懷鄉之作。作者通過描寫家鄉小橋的造型、名稱和橋所帶來的樂趣這三方面表達對故鄉江南的熱愛和懷念。課文的最大特點是:文字優美、意境悠遠。在設計教學時,我以課文為載體,既抓重點詞的教學,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去感受江南水鄉的那份意境,去體會作者對故鄉的那份情懷,讓學生得到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豐富精神世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葉聖陶先生説過:“入境始於親。”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小橋流水的江南風光,然後點出本文作者的家鄉就在江南,他離開家鄉一別幾十年,可他鄉音無改、相思不斷。家鄉的人,家鄉的情,家鄉的景,時時浮現在他的眼前,尤其是那家鄉的橋更使他念念不忘。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江南、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做好了情感鋪墊。

在學習第一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造型千姿百態”時,學生感受到過户橋和單拱橋的造型。我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單拱橋上,看圖理解句中的“綴”字;看圖指導朗讀“夜裏,你撐條小船穿梭其間,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這句話,一開始學生很難讀出感覺,我適時出示圖片點撥,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應讀得輕些,讀出夜的寧靜和諧。學到這裏,學生也頓生疑問:作者説家鄉的橋造型千姿百態,卻只介紹了兩座橋,這是為什麼?原來作者用了“抓典型”的寫法,這是我適時告訴大家這是“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為下文的讀寫結合做準備。

在學習第二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名稱充滿情趣時,通過出示王維的《歸嵩山作》,讓學生理解“擷取”的意思;通過出示篆隸楷草四種字體,讓學生理解“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的含義,欣賞不同的橋名字體,感受中華書法的美妙,並積累一些描寫字體美的詞語;通過引讀震龍橋的故事,讓學生聆聽了橋的故事。一座橋一個橋名,一個橋名一種字體,一個橋名一個故事。學生走進了文本,內化了課文語言,真是入情入境。

第三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使人充滿樂趣。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説説其他之樂,並用上“家鄉的橋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可以 還可以 。”的句式説話,以課文為載體,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話可説,有情可抒。

上課時我也嘗試了“讀寫結合”,家鄉的橋是作者帶着他對家鄉深深的眷戀而寫出來的,學完課文請學生也帶着同樣的情感寫寫上海母親河上的橋,並出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橋的圖片,如:外白渡橋、豫園九曲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等,並要求大家按照“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寫。也許是鋪墊不夠,大家交流時發言並不積極,我想或許給予提示:用上“上海母親河上的橋造型千姿百態。”這個句式效果會更好些。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説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故事,體會了解朋友的含義。

2、感受和體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約定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提問

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他為什麼是你的好朋友?

二、第一遍完整聽故事,聽完後提問:

1、小朋友們故事中阿美的朋友給了阿美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2、光頭很難看,為什麼朋友們卻都剃了光頭呢?

3、在阿美沒有生病之前阿美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覺得朋友們喜歡和他玩嗎?

4、發生了什麼事,阿美為什麼會變成光頭?阿美願意變成光頭嗎?變成了難看的光頭,他心情怎樣?

5、朋友約阿美去踢球、釣魚,他為什麼要躲着朋友們不去呢?

6、當阿美看到朋友們都剃了光頭時,他又一次哭了,是為什麼呢?

三、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朋友的含義。

你們喜歡阿美的這些朋友嗎?為什麼?(帶着問題聽故事)

教師:阿美在生病變成光頭之後,他變得自卑,沒有勇氣去面對朋友們,可朋友們沒有因為阿美的`頭髮而討厭他,為了鼓勵阿美朋友們願意變成和阿美一樣的光頭,給了阿美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小朋友們聽了故事之後,我想請小朋友思考一下,朋友是什麼?

四、播放課件圖片

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

五、製作約定卡

再過一個月小朋友們就要畢業了,畢業後你們就要去上國小,上國小後你們每天要忙着業上課,和朋友之間也會很少見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張友誼卡,在你想朋友的時候可以把它拿出來看一看,給朋友打給電話聯繫一下。讓你們的友誼一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