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綜藝>

《我是歌手》歸來首播破1,但中國綜藝的原創隱憂仍在

綜藝 閱讀(1.01W)

每年開年大綜藝絕對是《我是歌手》,還記得去年火得不能再火的歐巴黃致列嗎?今年是第五季了,但是沒版權了,還改了個名字:《歌手》。《我是歌手》作爲第一批韓國引進版權的綜藝節目,其改名無疑被看作是“限韓令”首當其衝的波及者,名字的改變,業內相關人士表示:“在電視圈都在刮限韓風之時,將韓版名改掉可以說是“去韓化”的本能反應。

《我是歌手》歸來首播破1,但中國綜藝的原創隱憂仍在

雖然改名了,但是也不能阻擋《歌手》的受歡迎程度,昨晚播出的《歌手》一度讓新加盟的7位歌手登上微博熱搜榜,全新的節目形式和賽制升級,讓“原創綜藝”再度出現在大衆眼前。總導演洪濤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歌手》持續前進所面臨的挑戰是必然的,它需要在節目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更新換代,以適應觀衆審美遠遠超過它的成長速度。”

的確,提到《我是歌手》小官第一反應就是大街小巷唱起金魚妹妹的“黑鳳梨”,不可否認的是《我是歌手》的確是一檔成功的引進綜藝,大家對節目的熱情依舊不變。但是走過了5個年頭的《我是歌手》,試圖抵抗衰老和被觀衆拋棄的命運,結果如何呢?

換名、調檔、“限韓令”下

《我是歌手》蛻變《歌手》

新一季《我是歌手》於昨晚首播,伴隨着7位歌手依次亮相演唱,時隔10個月的《我是歌手》重返觀衆視野。作爲改版的新一季《歌手》與前四季節目有所不同,第五季節目進行了換名和重新設計賽制,並且也從週五的黃金檔延後爲週六的深夜檔節目。

改版原創後的《歌手》首期節目播出後全網奪冠,其中,CSM 全國網收視率爲1.07,份額爲7.92%,在CSM31、CSM35城市組份額均破9%,份額峯值高達11.55%,成爲2017開年以來市場份額最高的節目。

從《我是歌手》第一季到如今的第五季,它用非凡的音樂體驗衝擊着我的心靈!不僅有國內一流的器樂團,超豪華的舞臺設備,表現出節目組做音樂的嚴謹態度;還有歌手對音樂的執着熾愛;讓大衆見證了這個舞臺上,強勢耀眼的王者和一飛沖天的黑馬出現,他們帶給我太多的驚喜和感動。

除此之外,該節目也在遭受新一輪輿論質疑。除去四季以來一直存在的審美疲勞和歌手陣容之外,這一屆《歌手》因爲政策陷入尷尬事件:傳聞出現在首發陣容中的張敬軒最終無緣節目的發佈會,同時節目改名也因爲“限韓令”,變爲深夜檔播出,也因爲第四季總決賽超時,總局爸爸不給節目牌照,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下,不僅讓人懷疑第五季能否走得更遠……

全新的《歌手》最大的變化則是賽制加強了競技和淘汰元素的改革,洪濤在發佈會上也說到:“本季比拼將激化淘汰機制,除去第一、二期綜合淘汰一位之外,之後的每一期都會有淘汰。節目還將‘踢館選手’改爲‘挑戰選手’,同時還增加了‘逆戰’的新概念,挑戰歌手進入前四則當場最末尾淘汰,否則挑戰歌手淘汰;而雙週則是兩週累積排名最末的歌手被淘汰。”看着改版的賽制,小官都不免倒吸一口涼氣。在審美疲勞和歌手陣容的缺陷下,改善節目賽制成爲節目組打動觀衆的唯一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讓觀衆有新鮮感。

今年的突圍賽也發生一些變化,除了首發打通關歌手之外,所有後面挑戰、補位、逆戰的歌手,都一起爭奪總決賽十個席位。與此同時,在歌王之戰中也增加了新看點,總決賽除了選出本季歌王之外,還會選出六位與前四季《我是歌手》的四位歌王共同舉行十全十美巔峯會。

可以看出,《歌手》從賽制的變化;到沒有主持人,改爲每一位歌手的“夢想合夥人”在演唱前進行簡短的介紹;再到名字、播出時間的變化;以及多元化的嘉賓加盟都讓《歌手》成功的貼上了“新”的標籤。洪濤說,在節目開始前,幾乎沒有辦法預料出最終的結果,這是在往年沒有發生過的。

這也正如洪濤所說:“對於一檔成功的節目來說,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往往要更大,通過在各方面不斷打磨去儘量做好節目,是當下唯一要做的事情。”

跨界尷尬、同質化、山寨抄襲

內地綜藝“慣性借鑑”抹殺創新

《我是歌手》改名《歌手》後,讓小官疑惑不解的是,在“限韓令”之下,電視綜藝版權“買買買”的瘋狂現象不再出現,中國電視綜藝到底能走到哪裏?到底是“原創”還是“僞原創”?原創模式究竟難在哪裏?爲什麼中國電視人都熱衷於舶來品?中國的綜藝熒幕是否從此“變天”呢?

其實,除了《歌手》遇到更名、改模式、調出黃金檔、刪除嘉賓之外,2017年的“開門紅”綜藝並不好走,衛視開年的多檔節目也上演了“悲情”的戲碼:《跨界冰雪王》噱頭十足,但播出收視遇滑鐵盧;《嚮往的生活》涉嫌抄襲韓綜《三時三餐》;《歡樂喜劇人3》創新不足,喜劇資源枯竭……

《跨界冰雪王》是張藝謀任總導演的綜藝首秀之作,不僅是張大導首次執導真人秀,也是首檔全景實境明星冰上真人秀,爲2018冬奧“北京8分鐘”選角,衆多藝人零基礎跨界學滑冰……讓這一檔綜藝未播先火。然後播出結果卻出乎意料,收視僅0.4%,讓人大跌眼鏡。不得不反思,抓住電視節目的本質遠比“噱頭”要重要。

而《歡樂喜劇人3》在播出3季之後,也面臨喜劇資源枯竭,不僅收視下降,還讓同質化的《喜劇總動員》強勢面世。喜劇節目本身就是資源比較稀缺的節目類型,在過度開發的同時,同質化的出現也會讓節目走進深淵。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纔是打造一檔優秀綜藝節目的“安全牌”。

在只追求“噱頭”和過度消費資源的同時,“限韓令”、“限模令”的出現,沒有創新出現的節目,只能將“抄襲”、“山寨”進行到底,雖然得到滿意的收視率,但是“抄襲”就是“抄襲”,也是啪啪啪打臉的節奏。如今在種種限制的情況下,只有自主研發纔是最好的出路,將經驗轉化爲研發新作品的動力纔是目前應該反思的。

圖爲中國抄襲韓方部分綜藝彙總

借鑑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借鑑還沒有進步。除了一切歸零,從原創做起,更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本土化”。不同的國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別和習俗,只有本土化纔可以引起觀衆的共鳴,提起觀衆的嗨點。比如《極限挑戰》中“瘋狂的石頭”,根據電影的畫面,把電影做回綜藝,還原了很多重慶當地的感覺,不僅讓觀衆喜歡,也得到不錯的口碑;《蒙面歌王》同樣也是版權類節目,但在第二季中,將節目“本土化”,用心打磨後,獲得了好口碑高收視零差評的效果。

中國的綜藝還處於發展和學習階段,原創節目不受歡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限韓令”的情況下,還一味的“借(chao)鑑(xi)”,實在是有損大國的體面。目前,電視臺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原創人才,給他們發揮的空間,有了經驗加上不斷嘗試,才能更加接近成功。

沒有原創,就沒有生命力

創意短缺,中國綜藝節目出路在哪兒?

中國巨大的市場收益是引發版權引進熱的根本原因。對於電視臺來說,引進海外版權可以幫助電視臺規避風險。因此,中國製作機制樂此不疲在全球購買版權。小官以韓國爲例做了不完全統計,2014年各大衛視頻道正式引進12檔韓國版權節目,佔引進節目總數的48%,而到了2015年,引進綜藝高達46檔節目;2016年,因爲“限韓令”的出現,購買版權停留在第二季度。可以看出,購買版權對於中國當今的綜藝已經成爲一種依賴。

過度依賴國外節目版權無益於整個中國電視節目體系的創新。《奔跑吧,兄弟》韓方製片人金容載說到:“如果不去做原創,綜藝節目的創新就會停滯不前。雖然研發原創節目需要揹負非常大的市場壓力,但原創節目渡過困難時期後,一定會戰勝引進版權的節目。”

在買版權、引進類綜藝大熱的同時,國內的原創綜藝也在暗暗發力,《挑戰不可能》就以新穎的節目形式、驚人的才藝展示,贏得口碑收視雙豐收,第二季還“吸金”3.7億元。同樣口碑收視俱佳,“出海”的還有《中國好歌曲》,這檔從模式、賽制到寶典均爲原創的節目,不但給了國內原創的新歌、老歌一個展示的平臺,還讓一批新歌手爲大衆所熟知;不僅如此,英國國際傳媒集團還訂購了國際發行權和英國播出權,打破了國內綜藝“只引進,無輸出”的被動模式。

此外,文化類真人秀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以及《見字如面》等原創節目,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這說明,即使在買版權綜藝大熱的當下,優秀的原創綜藝仍有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土壤,甚至得到海外的認可。

模仿別人,永遠沒有出路。雖然各種禁令會給各衛視帶來短暫的疼痛,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一劑良方。畢竟,創新纔是一個民族不斷前進的源泉!(轉載請註明轉載至G312劇情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