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影視>

原來你還在這裏電影票房慘淡 青春片不應只有愛情

影視 閱讀(2.27W)

原來你還在這裏電影票房慘淡 青春片不應只有愛情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裏》(以下簡稱《原來你還在這裏》)與2013年由趙薇執導的《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皆改編自80後女作家辛夷塢的同名暢銷小說。《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不僅創下7.2億元的票房紀錄,還掀起一股國產青春電影創作熱潮,諸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梔子花開》《誰的青春不迷茫》等多部青春片紛至沓來,但都未能超越它的影響力。儘管都冠以《致青春》之名,《原來你還在這裏》與《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內容方面卻並無關聯。如果說《致我終將逝去的青春》追憶的是70後的似水年華,那麼《原來你還在這裏》講述的則是90後的愛情童話。影片選擇了極具偶像魅力和票房號召力的吳亦凡、劉亦菲這一“養眼組合”擔綱主角,試圖以唯美畫面、動聽音樂打造出一個“現代灰姑娘”的愛情故事。但和之前不少的青春片一樣,《原來你還在這裏》也陷入了票房與口碑倒掛的尷尬境地,儘管票房成績喜人,但口碑堪憂。不少原著粉絲都大失所望,甚至給出“只剩顏值”的差評。

原來你還在這裏電影票房慘淡 青春片不應只有愛情  第2張

主題單一,以刻意擰巴的愛情代表青春的全部是影片最大的硬傷。不同於那些主打懷舊情愫的青春片,《原來你還在這裏》將愛情作爲全片唯一的主題,而對於人生中同樣重要的親情、友情只有寥寥數筆便簡單帶過。由於篇幅限制,電影對原著中的一些重要情節進行了刪改。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本是原著的精彩之處,尤其是對女主角蘇韻錦內心活動的描寫,這些內容卻未能在影片中得到展現。缺少了必要的鋪陳,有些情節、臺詞顯得生硬突兀。更重要的是,儘管影片的時間跨度有十年之長,包含高中、大學、步入社會等人生階段,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卻始終如一,看不到明顯的成長變化,甚至在經歷種種波折考驗之後,也沒有對愛情、生活有所體悟。爲了講述富二代愛上貧家女的愛情童話,影片刻意地劃分出貧富階層,並對人物進行簡單而理想化的塑造。男主角程錚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富二代,他不僅相貌英俊、成績優異、擅長運動,還對蘇韻錦一往情深、癡心不改。出身貧寒的蘇韻錦憧憬平淡生活,出於自尊、自立和自我保護的目的,一次又一次地和程錚發生衝突。這樣的設定使作爲本片唯一重要主題的“愛情”不可避免地落入到純愛、虐戀、不合情理的俗套之中。男女主角無論是家庭背景還是性格特點都相差甚遠,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很難說有什麼深厚的基礎,更看不到他們對生活有什麼共同的追求。尤其是在面對畢業求職、家庭變故等重要問題的時候,並沒有互相理解支持、共同面對、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勇氣,有的只是一次次無謂的爭吵和傷心流淚。影片呈現給觀衆的不是愛情的無私、勇敢、純潔、高尚,而是一段被人爲擰巴、刻意虐心的迷戀。創作者誤認爲只有這樣才能刻骨銘心,令人動容,實際上在觀衆看來卻是那麼幼稚、做作。

原來你還在這裏電影票房慘淡 青春片不應只有愛情  第3張

題材單薄、情感扭曲並非《原來你還在這裏》的獨有問題,而是目前同類型影片的通病。當前的國產青春片以講述校園青春故事和初入社會的職場故事爲主,情節多爲戀情、友情、競爭與背叛,充滿了封閉的、夢幻的校園想象與愛情童話,缺少昂揚向上的奮鬥精神與朝氣蓬勃的青春風貌。無論是訴諸懷舊,還是主打愛情,其視野、格局都顯得非常有限,少有對現實的觀照洞察和深入思考。在製作方面,爲迎合觀衆而堆砌商業元素,簡單複製既有模式,急功近利的趨勢日漸明顯,藝術性、思想性和創新性不足。在80後、90後構成了中國最具活力的核心觀影人羣,青春片大行其道的今天,這些創作與價值取向上的誤區尤其值得我重視。優秀的青春片應該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青年一代對自身與社會關係的體認和思考。青春片的主題豐富而多樣,青澀、迷茫、叛逆、殘酷、熱血、勵志、夢想、成長等皆是可以表現的主題,絕非只有愛情一種。作爲一種重要的電影類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青春片發展較爲成熟,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徵,值得我借鑑學習。歐美青春片大多通過青少年人際關係的衝突,表現主人公的自我成長和身份認同;日韓青春片側重細膩描摹社會大背景下青春期的焦慮與躁動;泰國的青春片多走精緻暖心又不失詼諧幽默的小清新路線。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對青春的感懷、讚美與暢想最能激發起廣泛的情感共鳴。但單薄無力、扭曲異化的青春片卻很難讓觀衆看到屬於自己的青春印記,最終只會快速透支人們對這一題材的喜愛與熱情。在青春片的熱潮中,除了追求高顏值、高票房之外,講述怎樣的青春故事,塑造怎樣的青年形象,傳遞怎樣的價值關懷更值得電影人深思。最起碼,愛情並非青春唯一的主題,刻意擰巴的愛情故事更不是青春片應有的樣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