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休閒娛樂>爆料>

電影活着爲什麼被禁?電影活着觀後感1500字

爆料 閱讀(8.8K)

電影活着爲什麼被禁?電影活着觀後感1500字

電影活着爲什麼被禁?電影活着觀後感1500字

《活着》(英文:To Live),爲1994年中國電影,劇本根據作家餘華同名小說而改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領銜主演的電影。此部電影獲得1994年第47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最佳男演員獎。但有意思的是,此片至今仍未在大陸公映,只存有影像出版物能流通購買。故事主角歷經了中國國民黨統治中國末期的1940年代,到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內容涉及了敏感的文革、共產主義,故該部也被認爲是中國現代史中活生生的野史。

其實《活着》是在講述一個市井小民,在時代變遷下努力求生存的故事。這部片沒有大悲大戚、大哭大嚎、歇斯底里等過份渲染的情緒戲份,甚至有些平靜、樸實,並且在某些地方還帶了些許黑色幽默。就好比有一幕,福貴在看到龍二遊街被批鬥要槍決的時候,畫面裏福貴鑽入小巷撒尿,緊接着聽到五聲槍響,就害怕得一路跑回家,故不得身上的尿撒得全身都是。比起帶到龍二被槍決的畫面,這樣的詮釋方式反而更加貼切、真實。

故事開始於一個喧譁熱鬧的賭場,也暗示着人生就如同一場賭局,有得有失,紈絝子弟福貴(葛優飾)好賭敗光家產,將大宅院輸給了龍二之後流離失所,乍看是場悲劇,但誰知日後竟躲過被貼上“大地主”標籤,倖免於被批鬥,保全性命。只能說得失之間,是福是禍皆無定數,所以才說人生無常。在歷經敗光家產後,福貴遂痛改前非,原本絕望離去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帶着女兒鳳霞與出生不久的兒子有慶回到身邊,生活雖然不如從前,但一家人安生過着日子。但是好景不長,恰逢國共內戰,福貴與友人春生被國軍抓進部隊,後輾轉成了共軍俘虜,替共軍唱皮影戲。等到終於回到家鄉,卻得知母親撒手人寰,女兒因爲發高燒成了重聽啞巴,龍二則因反革命運動被定位成惡霸地主慘遭槍決。

這一切的變化,讓福貴與家珍更謹慎及安份於貧窮的日子,以及更加汲汲營營的參與共產主義。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龍二被槍決後,福貴急忙問:“咱們家定的什麼成份?”家珍:“沒錯,是老白姓,叫個城鎮貧民。”富貴:“這還差不多,鎮長不是還說,我參加過革命嗎?”家珍突然想起什麼,不斷在一堆洗衣盆衣物裏翻找,翻出了溼答答的摺疊紙張,兩人小心翼翼的將共軍服務證明撥正,還用一個鏡框鑲了起來,掛在家中最顯著的地方。

《活着》很寫實的揭露底層老百姓,在被迫面對一次次的死亡與失去,然後再麻木接受、順從不幸的命運,繼續平靜地生活下去的無奈。影片中共有七次死亡,不斷提醒我活着的重要性,其中有兩次對福貴與家珍的打擊最大,也是全片最令人心碎鼻酸的,是兒子有慶原本可以待在家裏睡覺,卻因爲區長要來巡視大鍊鋼而被迫去了學校,孰料區長開的吉普車不小心倒車過頭,半院牆的磚就這麼壓死在他身上。在被大夥擡回來城鎮後,福貴揭開了血淋淋的裹屍布,那一刻是多麼真實、衝擊與諷刺,而家珍被村民們拉住堅決不讓她看見這一幕,後來得知肇事者區長居然就是多年不見的老友春生,只能說命運造化弄人。而另一次則是女兒鳳霞生產時的大量出血,雖然孩子已平安生下,可是醫院只剩下年輕氣盛的學生“紅衛兵”,他們欠缺經驗,也不夠專業無法止血。身旁雖然有從批鬥牛棚裏帶出的王教授,但卻因爲餓太多天,一時吃了太多饅頭,吃太撐也無法幫上忙,故而釀成悲劇。

影片有一段臺詞曾出現兩次,只是最後一句卻不太一樣。第一次是福貴揹着有慶去學校,叮嚀着水餃要泡過熱水才能吃。有慶問:“小雞長大了變成什麼?”福貴說:“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等牛長大了,就是共產主義啦。”而結尾處,孫子饅頭問起他同樣的問題,福貴的回答卻不一樣了,而是“等牛長大了,饅頭也就長大了。”這中間二十幾年的變化,是福貴對共產主義不再寄託希望,日子越過越好的期待破滅。最終還是得迴歸到生活的最低訴求,人一生的生老病死,禍福難料,他只盼求孫子饅頭能夠平安活着長大。

片尾以感人溫馨作結束,或許福貴與家珍在面對這麼多不幸後,熬過來就是爲了這一刻。福貴、家珍、女婿二喜、孫子饅頭到有慶與鳳霞的墓地,依舊準備了20顆水餃與饅頭的成長照。當饅頭問起:“鳳霞看這麼多相片呀?”家珍告訴他:“姥姥跟你娘說好了,一年給你照一回相片。”就算最親的人已經死去離開,那些曾經說過的話、承諾過的約定,都會一直存在活着的人心中,永遠都不會遺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