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星秀>

滕汝俊個人資料簡介 人生故事 影視作品 經典作品

星秀 閱讀(1.58W)

滕汝俊簡介

著名錶演藝術家。2002起,主持學校教學工作。1999年榮獲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曾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教28年,曾任中央戲劇學院成教部主任。....

滕汝俊個人資料

著名錶演藝術家。2002起,主持學校教學工作。1999年榮獲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曾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教28年,曾任中央戲劇學院成教部主任。

滕汝俊個人資料簡介 人生故事 影視作品 經典作品

滕汝俊照片

滕汝俊人生故事

(北京晨報)正在播出的災難電視劇《一級恐懼》裏有張熟悉的面孔:滕汝駿。

提起這個名字也許還有很多人陌生,但看到這張臉,很多人都說:"那老頭兒的戲挺好。"從張藝謀影片《紅高粱》中的羅漢大叔到《埋伏》裏的保衛科長;從電視劇《北洋水師》中的丁汝昌到《一年又一年》中的老父親。這些角色雖然也給觀衆留下了印象,但要說起提高知名度卻是在去年的金雞獎的頒獎典禮上,滕汝駿憑藉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榮獲最佳男主角,他激動地跳了起來,並說了一句:"今夜,我最輝煌!"對於熟悉滕汝駿的人來說他得獎倒在意料之中,但這舉動實在有點意外。因爲滕汝駿是一個對外很內斂從不張狂,而在家又很自得其樂的人。

別看滕汝駿在熒屏上總是以塑造的正面形象打動人,以身先士卒的精神教育人,其實在生活中,五十出頭的滕汝駿就是年輕人的大朋友。在他身邊的人就總是不明白,滕汝駿怎麼一到熒屏上就這麼老,就這麼一本正經?事實上,他的學生常常忘記了他當老師的尊嚴,他的孩子也忘了他是自己的長輩。滕汝駿愛玩,但更喜歡自得其樂,他很少有演員所必要的應酬,多數的時間是關在家裏--修理一雙拖鞋,擺弄一盆花,就能花去一天的時間。偶爾也會熬夜打遊戲機,看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據他的夫人說,他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會玩,跳舞、花樣滑冰都棒極了,不像現在除了拍戲,哪兒都懶得動。他甚至很少出門吃飯,而是在家不遺餘力地誇讚夫人做的每一道菜好吃。

拍戲所帶來的名利,在滕汝駿的家中似乎一點都沒有體現到,至今他的家裏沒有安裝防盜門,地面是沒有裝修過的水泥地面,傢俱也都是用了很多年的。在午睡的時候,他會把電話關機,和外界斷絕。那隻象徵榮譽的金雞,高高地站在櫃頂上,用一個塑料袋扣着,落了些灰塵。

滕汝俊影視作品

黑菌(一級恐懼20集) (1999)

睡不着 ------- (2000)

藍色愛情 ------- (2000)

橫空出世---------(1999)

那山那人那狗------- (1999)

埋伏 M(1997)

一年又一年(1998)

危情時刻(20集)-------1997

北洋水師(12集) 1992

紅高粱------- (1987)

經典作品

一句話評論

中國新時期電影創作的新篇章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新開始

猶如一聲霹靂,驚醒了西方人對中國電影所持的蔑視與迷幻

精彩影評

《紅高粱》是一個具有神話意味的傳說。整部影片在一種神祕的色彩中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讚美生命是該片的主題。"是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讚美生命,讚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讚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張藝謀:《(紅高粱)導演闡述》)正因爲這種對生命的禮讚以及影片那精湛的電影語言的運用,使得《紅高粱》獲得了國際榮譽,這也是中國電影迄今爲止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

《紅高粱》並不是十分具有現實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尋根。相反,在這個聯繫三代的以過去時回敘出來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個未來意義的人格,是一種人格理想,超越了具體的社會表層,具有人的本性與本質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終所呼喚的主題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張揚活得不扭曲、無拘無束、坦坦蕩蕩的生命觀。因此.擺在觀衆面前的作品不是一個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對一個世界的生命的理想。這種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陽崇拜"的神話中。《紅高粱》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農民的影片,它的視角已從傳統的對土地的禮讚轉向了對生命的禮讚。故事的超常特點決定了敘事的非現實性,故事的地點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會最基本的結構--村落。影片中的所有敘事元素與視聽元素都在爲這種自然生命的熱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風格服務。

與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紅高粱》雖然也承載了導演對生命主題的意念,但並不是完全像《黃土地》等探索片那樣淡化情節,靠純粹的電影視像語言的震撼力來直接表達導演的意念。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是從實處入手,從規定情境下的具體人物性格人手,編織一個完整、美妙動人的故事框架,從而使意念通過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爲、動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在此,導演是如何通過具體的方法來達到這兩者的完美結合的呢?

首先,影片自身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但這條敘事線大部分由畫外音來完成。影片一開始,還是全黑的畫面時,聲帶上就傳來了"我"的敘述;"我給你說說我爺爺我奶奶的這段事,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還有人提起。"這是一個以現在時進行回述的視點,這個"我"在此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者。由於他沒有在故事中出現,按理是一個客觀的敘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後代,這又使得他具有某種參與意識,從而又具有被敘述的意義。因此,這個視點是非常奇特而又新穎的,它使導演在處理全劇時有了一種遊刃有餘的視點參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時,他的敘述的特點把故事拉遠,又具有歷史的間離效果。在此視點基礎上,導演在這開場白中道明瞭故事的虛構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從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納入非現實的時空之中。

畫外音在影片中出現了12處。而影片中的人物關係、周圍環境、時間轉換等幾個主要情節轉折點,幾乎都是由畫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與麻風掌櫃李大頭的關係,高梁地的"鬼氣",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規矩,李大頭被殺,禿三炮綁走我奶奶的過程,羅漢大爺的出走,日本人的出場等。畫外音在此影片中還承擔了一種"預敘"的功能,如擡轎出發時畫外音就告訴觀衆,轎把式將成爲我爺爺,這就增設了觀衆的"期待視野",使畫面故事的進展更富有張力。在傳統影片中特別容易齣戲的那幾段全被畫外音虛掉了,導演在電影的空間與畫面上也就能盡情揮灑,將大部分的畫面用在表現顛轎、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讓意念承附在具體的畫面上,依附於一個個具有強烈生命象徵意味的儀式之中,從而達到虛實相生的藝術境地。確實,畫外音在影片中是作爲一個戲劇因素滲入故事之中的,它"縫合"了過去與現在、意念與故事。

其次,當我面對《紅高粱》時,就會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輝煌的紅色所浸透。紅色是太陽、血、高粱酒的色彩。在這裏,導演對色彩的運用是高度風格化的。影片一開頭就是年輕漂亮、靈氣逼人的我奶奶那張充滿生命的紅潤的臉,接着就是佔滿銀幕的紅蓋頭,那頂熱烈飽滿的紅轎子,野合時那在狂舞的高粱稈上閃爍的陽光,似紅雨般的紅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後天地通紅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紅色籠罩。導演對這種基調的選擇幾乎完全剝奪了我對戲劇情節的關注,而進入一種對一個特定的造型空間的純粹情緒性體驗了。這是一種對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讚美。這不是一個完全現實時空的再現,而是我內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結束在那神祕的日全食中,紅色的擴張力獲得了一種凝固的近乎永恆的沉寂效果。黑紅色的高粱舒展流動充滿了整個銀幕空間,極爲輝煌、華麗、壯美。

第三,影片的空間環境與造型處理,都在努力尋求一種色彩的單純化和空間的神祕與闊大。一切瑣細的對比協調和過渡都被拋開,造成一種崇高神聖和神祕生命的生存空間。影片主要是兩個空間環境:高梁地和釀酒作坊,釀酒作坊體現出生命的遠古意識,如風雨剝蝕、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圓形門洞。而那片自生自滅的高粱地,則透着生命的神聖。當畫面上充滿了高粱地時,它是作爲一個巨大的自然生命符號羣,舒展、盛大、堅強、熱烈、寬厚。影片中三次對高粱的渲染都呈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生命的整一性。當我奶奶淚水滿面、仰天躺在我爺爺踩踏出來的聖壇上時,銀幕上一連出現了四個疊化的狂舞的高粱鏡頭。在這裏,高粱地是生命誕生的見證。而在日本人強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鏡頭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殘的震撼。影片結尾,我爺爺與我爹泥塑般立於血紅的陽光裏,面對那高速流動的高梁的鏡頭,我內心喚起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自信和對熱烈悲壯的生命的禮讚。

當然,《紅高粱》在思想內涵和意蘊指向上也還存在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但作爲我國電影的一部力作而載入史冊,卻是無疑的。

一部讓所有男人流淚的電影

(轉自豆瓣 作者:狷)

一個人安靜地看完霍建起導演的《那山那人那狗》(1998年)。期間熱淚盈眶四次。第四次,眼淚終於奪眶而出。

一部製作成本不大,也沒什麼大場面的電影,突然之間讓我感到:看上去還過得去的《夜宴》之類的片子其實就是垃圾,徹頭徹尾的垃圾。

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字:情。

《那山那人那狗》就像一篇唯美、含蓄、溫馨、雋永的散文,瀰漫在光影音樂之間的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愫,父子之情,郵遞員與山民之情,人與動物之情,人與自然之情。而《夜宴》之流,就像一砣華美的狗屎,看上去很美,卻絲毫不能觸動人心。

影片開始於一個霧氣迷漫的清晨。即將退休的鄉村郵遞員,最後一次陪接班的兒子走一趟去往大山的郵路。從一開始,影片就抓住了我:飄渺優美的背景音樂,整潔碧綠的鄉村風光,古典風格的湘西民居,奠定了整部影片唯美清新、溫情脈脈的基調。

跟隨父子倆一起走上山路,在欣賞着湘西鄉村的美景的同時,我漸漸發現,這對父子的感情非常微妙:父親由於常年在外送信,與兒子的交流非常少,兒子內心裏既期待着父親回家,又害怕和父親說話,連一句"爸"也很少叫出口。至此,我大概知道了,這條行程三天的長長的郵路,將是這對父子的和解之路。不出所料,在這三天裏,兒子第一次走進了父親過去的生活:瞞着盲人奶奶,替她在外工作的孫子給她寫信、寄錢;參加侗族人家的婚宴,和年輕的侗族姑娘跳舞;淌過一條陰冷的溪水,在溪邊烤火;被山民用繩子拉着爬一段陡峭的山路,知道父親曾滾下大山,昏迷了一個下午;在一座陳舊的風雨橋上歇息,喝爲行路人準備的泉水;在一個農戶家裏打尖過夜,聽見窗外大山裏繁複的蟲鳴聲……這條路越往前走,兒子就離父親的的心越近。這已經不再是一條簡單的山路,更像是父親往返了一生的心路。而另一方面,帶着即將離開大山的惆悵,父親也漸漸走進了兒子的內心,從兒子的口中,他知道了妻子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候,知道了兒子成長的孤獨,更重要的,他知道了兒子雖然很像年輕時候的自己,但時代已經給他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他喜歡聽流行音樂,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血液裏涌動着不安份的因子……讓人倍感安慰的是,在這條路上,他們漸漸理解和包容了對方,當父親在兒子背上偷偷流淚的時候,當兒子無意中喊出"爸我走吧"的時候,相信所有男人都會柔腸百轉,淚溼眼眶。那是因爲我都有這樣的一個父親,我都是這樣的一個兒子。

影片在結尾前達到了高潮。在那個靜謐得只聽得見蟲鳴的山村之夜,父親坐在牀邊,看着熟睡中的兒子,接着上牀,輕輕地躺在他的身邊,這時,兒子在夢中把頭靠在了父親的肩膀上,而且把腿也壓在了父親的腿上……這讓我想起我的那篇《睡在我身旁的父親》,原來每個男人都想抱一抱自己的父親,可是我沒能做到,影片中的兒子卻做到了,即使是在夢中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曾經威震世界的北洋水師是如何建立,成爲亞洲第一位,如何葬身大海,從而走向覆滅。真實再現中日大血戰、旅順大屠殺、朝鮮平壤戰爭、遼東戰役、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山東威海大戰。

1855年船政大臣陳寶箴創辦福州船政學堂,培養了第一批年青的海軍軍官先後成爲福建水師、北洋水師指揮官。

1877年3月31日這些優秀的海軍軍官一部分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揹負了國家給予他們的厚望重託。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抓緊購買和製造軍艦加速發展海軍派遣的軍官也在英國留學,成爲他們後來的對手。1874年日本藉口硫球漁民被殺炮擊臺灣並派兵登陸。

1884年8月23日13點50分馬江海戰爆發;1888年威震世界的北洋海軍正式成立,擁有大型鐵甲艦兩艘、巡洋艦八艘、炮艦六艘、魚雷艇十六艘、練習艦五艘……合計56艘,官兵4000多人。

1894年中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25日7時45分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豐島突然襲擊北洋水師艦隊。日本陸軍在艦隊護送下強行登陸朝鮮,向駐防在平壤的清軍猛攻。9月17日12點50分在黃海大東溝海域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11月6日日軍攻佔金州。11月7日慈禧太后60大壽傳諭聽戲3天,同日日軍攻佔大連,開始向旅順進攻。22-25日師團長山地原志指揮的日本陸軍第一師團開始了長達四天震驚世界的大屠殺,僅倖存爲掩埋屍首的36人,2萬中國人被屠殺。隨後海城失守,日軍攻佔遼東半島向山海關逼進。1895年1月20日,日軍攻擊山東半島。北洋水師退守劉公島堅守待援,彈盡糧絕……。《北洋水師》榮獲"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

採訪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