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玩物志>手錶>

全球化鐘錶格局中的家族“帝國”

手錶 閱讀(6.56K)

全球化鐘錶格局中的家族“帝國”

雖然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已落幕一月有餘,但是多年積累的“瑞士製表”故事卻是豐富談資。一個家族,一個鐘錶帝國是最重要的角色,它自1983年建立以來,在全球製表格局佔有一席之地,如今更是在堅守傳統機械錶之同時,應對市場變化、投身智能腕錶。人們也在期待,這兩種價值觀將如何實現共存與競爭。

當人們從瑞士巴塞爾返回中國時,鮮少會特意去考慮一個問題:瑞士鐘錶,爲何能站在全球鐘錶製造及市場的金字塔頂端。在爲期八日的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上,我尋找到了更多答案。憑藉難以被超越的製造技術和優秀的商業頭腦,瑞士鐘錶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極好的聲譽及擁有衆多忠實擁躉。

這個國家95%的腕錶用於出口,並且在上世紀“石英”危機之後,瑞士鐘錶工業決定集中生產高端、奢華手錶,當然,零售價更高。與之相對應的重要數據是:2006年,瑞士每塊出口手錶的平均價格爲410美元;2012年,平均價格漲至693瑞郎;2013年,售價在200至500瑞郎的腕錶銷售呈現兩位數增長率;而售價低於200瑞郎的手錶銷售量大幅下跌,此外,售價在3000瑞郎以上的手錶則對整體出口額有着重要貢獻,漲幅2.8%。但是,2016年,售價在3000瑞郎以上的手錶出口件數爲143.8萬枚,比2015年少賣出13.6萬枚。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確立了極具競爭性的大型鐘錶集團,它們主導着高級鐘錶的全球競爭格局,各大傳奇品牌在商場上的角力真可謂是瑞士高級製表業的“華山論劍”。

全球化鐘錶格局中的家族“帝國” 第2張

在全球格局中,對於中國這個新興市場而言,鐘錶消費者和瑞士鐘錶的關係在二十一世紀走得越來越近:千禧年,瑞士手錶向中國的出口額僅爲1680萬瑞郎;2016年的數據已高達12.93億瑞郎。

當然,我並不希望只是針對 2016年瑞士鐘錶行業在全球市場的減速做片面解讀,在中國GDP高速增長的“美好時代”結束之後,瑞士鐘錶行業及各大品牌將以哪些策略和產品爭取這個新興市場和消費者,它們將如何實施對於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策略——因爲,近年來在中國,中產階級迅速崛起,改變了腕錶銷售市場格局,這是中國腕錶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標準,人們談論着買得起、且價格合理的奢侈品。

這個觀點似乎並不陌生,尼古拉斯·海耶克(Nicolas k)(1928年-2010年)於1983年創建“鐘錶帝國”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時,他以建立“手錶作爲時尚首飾”、表達佩戴人個性的革新概念之解決方法,挽救了20世紀那場瑞士鐘錶工業危機。

入境,一個家族,一個鐘錶帝國,他們成爲瑞士製表歷史上最不可迴避的名字:海耶克(Hayeak)和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團的傳奇正是尼古拉斯·海耶克(業內人士稱之爲“老海耶克”)人生的寫照,他以強有力的領導將瑞士製表帶上了巔峯。如今,這個集團正是巴塞爾的主角之一。

尼古拉斯·海耶克是黎巴嫩裔移民,一手創立了的斯沃琪集團。2010年,他在福布斯富豪榜位列全球第232名,以自己的方式在全球鐘錶業叱吒風雲逾30載。

第一塊斯沃琪表於1982年被開發出來後——他決定率先發佈於北美市場,然後纔在蘇黎世正式發售,這款風靡全球的手錶爲老海耶克創建自己的鐘表帝國提供了原始資本,或者說是締造全球最大鐘表集團的基石。

這真的是“前無古人”。

從鐘錶製造業角度來看,斯沃琪集團之前,“瑞士製造”的手錶只是以手錶的使用價值和精工製作來吸引消費者的“實用品”。正是尼古拉斯·海耶克堅持的品牌策略和自動化生產,讓斯沃琪真正有所創新性:把瑞士製表的傳統與文化,成功地轉變爲營銷資源,瑞士手錶居然成爲了張揚個性的首飾,還與時尚、藝術、奢侈界掛鉤。

我找到了當年那些驚人的銷售數字:1983年3月1日開賣,初期只有12個款式,價格在39至50瑞郎之間,截至1984年底,一口氣賣出了350萬塊斯沃琪手錶。尼古拉斯·海耶克在世時,就對未來毫不擔心,他說:“我每年生產1500-2000 萬塊斯沃琪,這是瑞士任何一家鐘錶廠無法比擬的,斯沃琪依然爲我帶來很多盈利。”

對於總部設在比爾(Biel)的斯沃琪集團來說,它通過先後買下寶珀(Blancpain)與寶璣(Breguet),包括當年對歐米茄(Omega)重新做了品牌定位,將自己的目標瞄準豪華表領域,進而取得盈利的大幅增加。海耶克早早就預見到了:未來製表之戰,並非不會發生在瑞士與日本之間(1970年代的“石英危機”),而是會形成數個極具競爭性的大型鐘錶集團。

我有幸見證了這個格局在最近十多年的確立,可以說是瑞士高級製表業和全球競爭格局。

除了斯沃琪集團,另外兩大巨頭是:擁有卡地亞和江詩丹頓等品牌的歷峯集團(Richemont Group),以及掌握泰格豪雅、真力時、宇舶和寶格麗等品牌的LVMH集團(這四個腕錶品牌也都在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有自己的獨立展館)。

如今的斯沃琪集團,從一家機芯生產商轉型爲擁有寶璣、寶珀、歐米茄和斯沃琪在內的、不同層次的鐘表品牌。海耶克家族的第二、第三代已接過管理班子,尼克·海耶克(Nick Hayek)繼承了父親的衣鉢,擔任集團管理董事會執行總裁,娜拉·海耶克(a Hayek)則擔任董事會主席。另一家族成員馬克·亞歷山大·海耶克(Marc k),曾執掌寶珀、寶璣和雅克德羅等品牌——他也是賽車好手,曾爲全德汽車俱樂部GT大師賽(ADAC GT)的業餘組冠軍。

更重要的是,2015年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覽,當製表巨頭們面對智能腕錶崛起的消息時,斯沃琪集團有應對之道。

一方面,這個集團本身具有消費電子產業所生產電子元器件的能力:幾乎在每一件已售出的智能手機中,有一些超微小的高科技組件是由 EM Microelectronic、Renata、Micro Cristal、Swiss Timing、Asulab、Moebius、CDNP、Belenos或I.C.B.製造。其中,EM Microelectronic爲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全球RFID芯片及電源管理芯片的領導者,Swatch的智能手錶和移動支付系統就出自它這裏。

另一方面,旗下品牌天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致力於智能腕錶開發,其全球總裁添寶就表示,“在瑞士手錶廠商中,斯沃琪是唯一一家獨立開發智能手錶的廠商”。

上月,尼克·海耶克對外表示,斯沃琪集團在今年2月份已經和位於納沙泰爾的瑞士電子學與微電子科技研究中心(CSEM)緊密合作,預計在2018年底推出一個名爲“ecosystem”的系統,以解決智能腕錶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能源消耗及隱私問題。

本文爲轉載,不代表立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