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美文閱讀>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

美文閱讀 閱讀(2.35W)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在這個社會上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出身於農村自小條件艱苦,卻得益於時代的推進,父輩如潮水般的外出進城,勢要擺脫貧窮,可老一代的思維固化還是限制住了很多人,下面分享的是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1

一年收入30萬,我覺得在很多人眼裏可能不算什麼,但我敢說像我這個年齡能夠達到年收入30萬,並且不靠父母關係,不靠親戚關係,自己打拼出來,我想這樣的人應該不多。而我也沒有什麼貴人指點,完全靠自己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我的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家庭,家裏還有一個小妹,現在在上八年級,小弟七年級。我的學歷也很低,高中畢業。今天把我這幾年的經歷分享出來,是希望能夠鼓勵那些想改變自己生活狀態,想改變自己家庭境況的朋友,只要咱們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閒聊一下小的時候吧,相信在看我的這篇文章的人,也有不少是農村來城市打拼的。我老家在我小的時候還是比較貧窮的,大家住的都比較零散,沒有什麼太多的人口,村子裏就30多戶,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村子有多麼地冷清。最重要的是每一家都隔得比較遠。

和我同年齡的倒還有七八個,我們那個時候放學唯一的樂趣就是到山上去淘寶貝,呵呵。說到這個寶貝其實就是吃的。因爲山上有很多果子樹的,像春夏季節的時候,我們就去吃那個茶樹的苞,我不知道真正的學名叫什麼,反正我們就叫茶苞。特別的好吃,非常地脆又非常地甜。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
  

山上也有一片特別大的竹林,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沒有了,全被村裏的人砍光了,所以有的時候真的是知識改變命運。我倒覺得如果他們能夠明白竹子的其他作用,能夠自己加工成一些產品的話,利潤會更高。而直到現在他們仍然是到處去砍竹子,然後成捆成捆地賣給那些來收竹子的人。

竹林裏面應該是我覺得最有樂趣的地方,因爲小時候那個裏面有很多野雞,並且都是長得非常漂亮。野雞在我讀國小的`那個時候還是抓不到的,只能找到野雞蛋,每次從書包裏拿出好幾個野雞蛋的時候,老媽總會誇我:兒子真能幹!那個時候,這些野雞蛋算是家裏非常好的菜了。

到了我國中的時候,我的力氣算是比較大的了。農村的孩子相信在134歲的時候,力氣都算可以的了。因爲這個時候要幹不少的農活,砍柴,挑水,這些事情都是早早地入手了的。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因爲畢竟自己是男孩子,又是一個勞動力。我13歲的時候身體就被農活鍛鍊得比較結實了,當然,吃也吃得比較多。曾經一度感覺自己吃不飽飯的感覺。後來,就想到了家對面的那片竹林

我和村裏的幾個玩得好的,編了幾個很醜但很結實的大筐,然後準備了很長的細線,準備去守株待兔,把大筐放在了野雞經常出沒的地方,然後在筐底下放些穀子,原來是想放大米的

可一想還是挺心痛的,自己都吃不飽,還拿來另一野雞。把東西給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就拉出一條很長的線,我們幾個就躲在草叢裏,有的是躲在那個高高的樹叉上,眼睛死死在盯着那幾個筐,只要野雞進入筐內,就打算出手。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2

理想的接力棒在時光的催促下必然交到了父輩們80、90後的孩子們身上,在國家一路改革開放現代化城市化的進程中,中國大地上每一個從農村奔向城市的家庭,就是這一路的具象,不過每個具象的個體有表現得具有相當差異性——有的人到了北上廣,有的家庭停在了省城,而還有一部分選擇了自己的家鄉那就是縣城,而中國超過100萬人口的縣城有一百多個。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這一批百萬人口大縣裏某一個縣城裏的一個窮小夥。他是95後來自西部山區裏的一個百萬人口的國家級貧困縣。

家裏是縣城近郊人,得益於房子拆遷獲賠了一套縣城新區的房子,別的再沒什麼條件了。與大部分人按部就班義務教育高中大學的成長經歷不同,國中畢業後就放棄了學業選擇了去學習做廚師。這樣的決定會影響人的一輩子,卻也有數量不小的一部分人都是這樣選擇的。

在15歲到20歲的六七年時間裏,摸爬滾打可以是對他的基本描述,輾轉附近各地的城市,餐館,六七月在後廚裏忙的衣褲溼透是他的生活寫照。在不經意間他也圖露出自己當年的決定似乎有點偏激,生活的瑣碎雖然並沒有在他年輕的臉上留下任何痕跡,但透過他的話語卻能感受到這個普通的年輕人早已脫離同齡大學生們的幼稚情愫。

吃過了生活的苦,迫切的想要獲取明天的美好。

結果自然能想象到,這位小夥子毅然決然的開始創業。

創業目標自然是做自己已熟悉掌握的行業,具備基礎能力的行業。

在深度思考且結合在整個縣城奔波考察之後,他決定了做一家複合型餐館。招牌是麪館,但自己也會炒菜,後廚裏除了當挑面師,也架起炒鍋做炒菜。

不靠老爸和老媽22歲的我年入30萬 第2張
  

創業的本金毫無猶豫的來自親朋的借款。

在下定決心自己做事業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不論結果如何,都要開始自己創業,15萬的.借款完全沒有嚇到他,因爲他經過深思熟慮的創業得到了父輩們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成功啓動了。

得到支持自然信心十足,苦累早已放在身後,創業的熱情和對美好明天的憧憬是他這一時期的動力,因爲做麪館自己如果愣頭青的主創原創,看過了太多這樣的麪館,基本是沒有好出路的,得去學點關於煮麪的有特色的技術

東奔西走去到了重慶,通過自己在重慶上班時積累下的關係,尋到了一家很有特色的重慶小麪館,交了兩萬拜師費學煮麪,數月之後學成回城張羅租鋪裝修、整備資源,開張。

這樣的創業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創業。

自開張之始每月的淨盈利能達到2到3萬,在他創業一年之後小編跟這位國中老同學偶然聊了很久:

當我詢問他開店時想沒想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他笑答,十多二十萬能敗到哪裏去?十幾歲就出來幹了雖然沒有存下多少錢,但膽子我還是有的,這不情況算很好了嗎,我要是想失敗就不做,哪有現在這些事?

又問道,麪館是重慶小面,是否就是加盟別人的品牌了?他回答說,只是交了兩萬塊的學費學了煮麪的技術,其他店鋪風格裝修點名都自己想的。我告訴他這其實也是加盟的一種,學習了他的技術但並未使用他的品牌,相對來說這是較爲穩妥的加盟形式,是每走一步都能看清下一步的加盟模式。

我也笑着對他寒暄,你這路看着就越走越順了,犧牲了大部分讀書的時光,卻也能迎來人生的美好,經歷不同路不同,自己的經驗使然使得創業之路走得波瀾不驚,連有風險的加盟方式創業,也能走出避開風險的一步。這就是這位95後普通窮小夥的創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