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經典語錄>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

經典語錄 閱讀(1.67W)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努力和快樂的過程,鐫刻着平淡而真實的時刻,並伴隨着無盡的期待,下面就來看看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1

有一個詞,叫“躺平。”

有的人之所以躺平,並不是因爲懶惰,而是因爲面對無法逾越的大山,他們已經失去了信心。

有人覺得,閒人是幸福的。

其實不然。

一個人太忙了,固然容易心生厭倦;但是,如果太閒了,也容易閒出病來。

最好的生活狀態,是心存希望,有所期待;有事可做,不急不緩,保持節奏。

1、有期待

什麼樣的人是可悲的呢?

是那些對未來失去了期待的人。

因爲他們對未來,失去了期待,所以,他們選擇得過且過,一副“混日子”的模樣。

這樣的生活狀態,如同一潭死水,沒有任何波瀾,最能磨滅一個人的鬥志。

一個人,如果對未來沒有了期待,那麼,當橄欖枝來到他身邊的時候,他最容易視而不見,讓機會白白溜走。

一個人在高處的時候,春風得意,日月飛逝。

處於低谷的時候,卻是度日如年。

處於如此境地,又當如何自處呢?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
  

朱元璋寫過一首詩:“雪壓枝頭低,雖低不着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一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是需要低頭的,是需要“潛龍勿用”的;

但是,同時也需要有“雖低不着泥”的“心理韌性”,來等待、期待“紅日出”。待得“紅日出”,便可大鵬乘風起,“依舊與天齊。”

一個人有所期待,便是爲自己留下了希望的種子。

只要心中有希望,未來,便有轉機。

2、有事做

有的人很忙,羨慕那些整日無事可做的閒人;可是,那些無事可做的閒人,卻也羨慕那些“大忙人。”

爲何呢?

忙人,只看到了“閒人”的悠閒,卻不知道他們的內心,並不自在。

人的本性,是閒不住的。

一個人一旦無事可做,就容易胡思亂想。

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在心中反覆咀嚼,最後讓自己整日鬱鬱寡歡,身心疲憊。

閒着,會無聊。

有時候,無聊對一個人的摧殘,會比忙碌更加嚴重。

我們會看到,那些有事可做的人,常常神采奕奕;那些無事可做的人,反而萎靡不振。

對於年輕人來說,尤其不能閒着。

一個人,是需要對自己有認可感的。

如果在正當做事的.年紀,卻閒着,不創造價值,那麼,就會產生對自己價值的否定,甚至會認爲自己一無是處。

這種心態,最容易摧垮一個人。

所以,不管幹什麼,只要正當,就去幹。只要動起來,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3、有節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

有的人,看到身邊的人,遠遠超過了自己,就心生焦慮,拼命地去追趕。

結果讓自己精疲力竭,卻無濟於事。

有的人的人生,在20歲綻放,卻在30歲凋謝;有的人的人生,在40歲綻放,在60歲凋謝。

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如果總是用別人的節奏,來要求自己,那麼,只會讓自己疲於奔命。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個人最大的聰明,不是知人,而是自知。

能夠客觀、全面的看待自己,用適合自己的節奏來行路,方可行穩致遠。

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岡。”

不要被別人的節奏所幹擾,低頭走最適合自己的路,是一個人最難得的定力。

有人說:“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縱使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我們也要爲自己點燃一盞希望的燈,來照亮前行的路。

只要我們的“心兒永遠嚮往着未來”,“快樂的日子必將會來臨,”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2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活法,有着不同的追求,也有着不同的夢想和嚮往。

然而無論結局如何,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幸福和快樂,不過是一種最好的生活狀態。

什麼是幸福和快樂?什麼又是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作家巴克萊說過一句話:“幸福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事做,二是有人愛,三是有希望。”

的確如此,在我看來,人生最好的狀態可能無非就是: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1、有事做:人生充實而有價值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詞叫“閒愁”,我是這樣理解的。

人一閒下來,就容易胡思亂想,生出各種愁緒,反過來,人一忙起來,哪有什麼時間去憂愁,正所謂人閒生事非,一忙解千愁。

穿梭於忙碌生活中的人們,常有這樣的期望和幻想:

有朝一日,什麼也不幹,過着人生夢寐以求的輕鬆、愜意、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真當有這麼一天的時候,人們卻會因爲無所事事,太過清閒而百無聊賴,心慌意亂。

我的城市,因爲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封閉靜默2月餘。

最好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 第2張
  

起初的人們,經歷了慌亂和無奈之後,就是內心的竊喜,心想,終於可以閒下來了。

每天可以待在家裏,躺在牀上,多舒服呀。陪陪家人,一家人其樂融融,正好趁這個時間好好休息休息。

疫情期間,網絡上流行一個段子說:不要因爲你睡懶覺,不要因爲你出不了門而自責,因爲你起來了,你出去了,你也創造不了什麼價值。睡吧!掙什麼錢?

很多人看後,還以此爲自嘲,說好好在家待着吧,好好睡覺吧,睡覺就是爲國家做貢獻。

可是沒過幾天,人們就開始頭昏腦漲,無精打采,感覺無聊透頂。

人們開始發慌,開始抱怨,開始懷念有事可做,有班可上的日子。

微信抖音裏,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好想出去、好想上班的吶喊,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有班可上纔是生活、有事可做纔是人生的慨嘆。

是啊,人總需要做點什麼,纔不會覺得心裏荒蕪。雖然有時做事情會讓人感到痛苦,可是什麼也不做會讓人更加痛苦。

整天無事可做,就感覺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別人都在成長,別人都在前行,唯獨自己,待在原地迷茫彷徨,度日如年,這樣的生活何其痛哉!

人也總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夠體現自我的價值。

能夠有事可做,而且把它做好,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那種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

人生真的就是這樣: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所以就會覺得,幸福遙不可及,生活如此無趣。

其實,人生真正讓我們感到幸福的',往往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那些做事的過程,那些我們爲之付出的努力和拼搏。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有事可做,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着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後經過努力拼搏,實現自己的願望,達成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人生,纔是幸福而快樂的,這樣的人生纔是充實而有價值的。

2、有人愛:人生溫暖而有力量

雨果曾說過:人生至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有人爲你的現狀而愛你,說得更準確些,有人不問你如何就愛你。

愛,的確是一個人對抗世界的良藥,也是一個人獲得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雖然爲了生活,我們每天奔波於大街小巷,穿梭於人羣之中,可是有人愛着我們,就是一種幸福。

當一個人被愛着,他的心裏就好像在發光,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當一個人被愛着,雖然每天做着辛苦的工作,雖然每天壓力重重,但內心卻感覺是很幸福的。

當一個人被愛着,即使身心疲憊,傷痕累累,但內心卻依然是溫暖而快樂的。

去年冬天,我因意外不小心摔傷了腿,心情自然有些鬱悶和不快。

得知此事,父母親不辭辛苦,冒着嚴寒從幾百公里外的家鄉趕了過來。

看着白髮蒼蒼的父母,拖着年邁的身軀悉心地照料着我,我的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有人說:父母在,纔有愛,父母在,才叫家。

是啊,父母在,我們才能夠深切體會到那種不計得失,永遠偉大而無私的愛。

對於父母之愛,我們不僅要學會感恩,更要學會珍惜。

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並拼盡全力給他們幸福的晚年生活,如此,我們纔不枉爲人子!

我與愛人相識相遇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彼時,她身着一身白色的連衣裙,眼神純淨,聲音悅耳,舉止優雅,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心醉,從此我便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她。

夏風知我意,吹夢入你心,感受到了我濃濃的愛意後,我們開始了彼此的相戀。

在長達3年的愛情長跑之後,我們終於得償所願,走入了美好的婚姻殿堂。

婚後的生活,是那樣的濃情蜜意,幸福滿滿。

可激情過後,更多的是平淡,在平凡的日子裏,我們相親相愛,相濡以沫。

在一次收拾書桌時,我無意中看到了愛人不知何時寫給我的一張便箋。看完信後,我淚流滿面,心緒久久不能平靜。其中有一段話最是讓我記憶猶新,深刻心底:親愛的老公,雖然你沒錢,也有着缺陷,但在我眼裏,嫁給你,我就是最幸福的那個人。雖然你給我的是平凡的生活,雖然你給我的是兩室一廳的小房子,但對於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每天能夠和你窩在一起看電視,說着悄悄話,讓我睏倦的時候躺在你懷裏,有個休息的港灣,這就已經足夠。

只要有你在,哪裏都是風景,只要有你在,哪裏都是美好的人生。這一切,無它,只因爲,我愛你!”……

張愛玲說過: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發現自己所愛的人,正好也愛着自己。

若是我們被愛着,或者正在愛着一個人,便會覺得人間值得,溫柔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