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品味風>人文素養>經典語錄>

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裏

經典語錄 閱讀(1.27W)

生活的意義在於感受

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裏1

感受悲痛,感受欣喜;

感受純純的愛戀,感受痛苦的失戀;

感受親情帶來的溫暖,

感受親情也無法跨越的寂寞隔閡;

感受因愛而生的快樂,

也感受因愛而生的煩惱;

感受一些無用的發呆,

感受某些彷徨的時刻;

感謝擁有時的滿滿幸福,

感受失去時的落落空心;

感受每一朵花的凋零,

感受每一處溪流的耳語;

感受人羣中的笑聲,

感受寂寞中的哭聲。

時會洗刷掉很多東西,但那些銘刻在身體裏、心靈中的感受卻是遺忘不掉的。這些感受是一顆顆美麗的星辰,不斷地觸發你某一刻的心絃 ,也不斷的提醒着你不要過分沉溺於某種悲傷或快樂之中。

這些珍貴的感受,將是某一天在我即將消散之時,於我而言最美好、最偉大的東西。

生活的意義是對於極致自我的追求與改變。

命運給了每個人很多的東西,也給了每個人不同的枷鎖 。這些枷鎖牢牢拷住了我,似乎只有最不費力氣 、最庸常、最平淡、最穩妥、最乏味的,纔是本應該屬於我的,屬於大多數人的相同宿命。

而只有不被命運牽制、不被生活裹挾,甚至跟隨自己本心走向與宿命完全相反道路的那一部分我纔是真實的我,是值得讓我爲之奮鬥的、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實實在在活着、有血有肉活着的真正意義。

有了這些,我將心滿意足地活着,也將心滿意足地死去。

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裏
  

1、體驗和感受:

生活是一個充滿體驗和感受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來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多彩。我們可以欣賞自然的美景、品嚐美食、聆聽音樂、閱讀好書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美好體驗和感受。

2、成長和進步:

生活也是一個不斷成長和進步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來學習和成長。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經歷挫折和困難等等,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3、關係和互動:

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來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可以與家人、朋友、同事等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悅和憂慮。

4、價值和意義:

生活也是一個尋找價值和意義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來探索和發現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可以通過追求事業、服務社會、關注他人等

沒有最好的生活,只有在生活中生活的很好的人,也許有些人的生活在你眼中是最好的,但是其實他們也有他們想要的生活,但是現實所迫,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但是,人們卻依然還是在生活

所以,我覺得能夠在自己的人生裏活出一片精彩的人,也就不枉此行了,就算那片精彩只是像煙花一樣,只是一瞬間,但是那份美麗的心情卻是能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的。只要自己相信自己,會怎麼生活就是你自己說了算。

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裏2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什麼是生活?生活的含義是什麼?這是最難回答,也是最模糊不清的問題。很少有人會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爲很難說清楚。就象愛情一樣同樣說不清道不明,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感覺而已,感覺好了,生活就好;感覺不好,生活就會覺得沒有意義……所以“意義”一詞的意義本身就是不明確的。然而,正是理性才使回答成爲可能,才使對這個問題的追問成爲必然。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不對事情進行哲學思考時,生活似乎充滿了意義。我有功課要溫習,有聚會要參加,有數天后的一次重要節日要準備,還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去做等等……然而,有時我進行一些抽象的思考,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目標和期待無一能夠擔負起生活的意義。於是人們的精力會轉向那些更大的事情---那就是——快樂,成功,權力和愛情。

但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萬事皆空”---這樣的聲音就在耳邊隱隱響起。人們纔會決定超越生活本身帶來尋找生活的意義。就是那些外在於生活的超越的東西。

我的母親說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我。長輩中抱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生活的意義在於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仔細琢磨一下,這個回答導向了一個很奇特的推論。如果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我們自己的生活,而在於他人的生活。那麼什麼才能使他們的生活有意義呢?---他們的孩子。

依此類推,但這又怎樣使他們孩子的生活有意義呢?最後,當自己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快樂地生活在烏托邦中時,他們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一家人聚在一起,有時候會回憶起共度的美好時光,這的確是快樂的事情,但快樂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嗎?

西西弗斯把石頭滾上山,換來的只不過是石頭重新滾落;愚公移山也不過是把山的位置換了一下而已;所以我們看到的生活正是一遍遍地在重複,最終什麼也沒有增加。有些事情回想起來,的確顯得沒有意義。所以加繆認爲西西弗斯的任務具有荒謬性。他說:“生活是荒謬的,生活毫無意義。”

但是這種看法同樣可以賦予生活一種意義。我認爲西西弗斯的生活還是有意義的,因爲他以一種蔑視反抗着自己的命運。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東西呢?

吃飯,上課,工作,吃飯,睡覺,上課,工作……一個節奏,每一天都是同樣的步伐。這種命運同樣地荒謬。但生活的荒謬,只有在我們有這種意識的時候纔會顯得悲壯。否則就只是荒謬罷了。這個時候,我們用輕蔑來對待克服不了的命運。

也或者...我們可以把生活看作是一種受苦?

每個人身上都有悲劇的一些要素,它們伴隨着我們的一生,直到最後與死亡同歸於寂。這種悲劇隱喻把生活變成了一個嚴肅的,不愉快的過程。儘管也會遇到一些快樂的事情,但生活終將有一個不可抗拒的悲慘結局。這樣的話,活的好就意味着把自己的悲劇角色扮演好---勇敢地承受它。

說了這麼多,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它仍然不是一個能夠給出確切答案的問題,甚至也不需要給出確切答案。

生活本身的意義在哪裏 第2張
  

生活的.藝術是什麼

語堂教授三十年代闖上海灘靠編英文教材賺了大錢,所以纔有閒情和閒錢搞搞打印機,改良改良農作物品種,等到了美國,大概缺錢花了,於是寫起英文作品來,寫了《吾國與吾民》,又寫了《生活的藝術》,據說此書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首達52周,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並翻譯成十餘種文字。

語堂同學很有志向,小時侯說過要寫一本讓全世界都知道的書,這本《生活的藝術》差不多可以算是了吧。

此書不遺餘力地向美國人民兜售隱忍閒適的中國式生活藝術,林教授認爲美國人有三大惡習:講究效率,講究準時,希望事業成功。如果這真的是惡習的話,那麼我們現在幾乎大多數人都有,並在極力推崇,希望每個人都染上。林教授認爲:“一個人以爲不要緊了,就什麼都不要緊了”,這是中國人特有的美妙概念。

美國人“求全的慾望近乎淫”,中國人則認爲差不多就可以了。林教授地下有知,就會驚厥:現在的中國人幾乎已經變成了以前的美國人,現在的美國人越來越像以前的中國人。

林教授看不慣美國人的地方還有:見面握手,穿不合人性的西裝,男子進電梯有女子在需脫帽……看不慣美國女人的地方是,她們致力於身體的性吸引力。

在一箇中國女子已經拋棄脂粉的年齡,她們依舊化妝,花很多的時間和錢去做頭髮,買稀奇古怪的化妝品、性感的衣服。林語堂先生自稱不是先知,但他預言,過些年等條件允許了,中國女人也會這麼做的,因爲他看到她們剛從三寸金蓮解放出來,就趕緊穿起了高跟鞋。他的預言好像說中了。

林教授想告訴沒見過什麼世面的美國人大洋彼岸中國人的好。他在書中娓娓地道閒適的好處,諄諄地誘美國人去享受生活。書中的章節都是這樣的題目:誰最會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閒的重要、家庭之樂、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句句不離悠閒享受,這樣的人不是活該被魯迅罵嗎。